当前位置:首页 >风度时尚 > 风尚

这部剧跟《欢乐颂》一样真实到逆天,说的都是我们过去的人生啊!

2018-09-28 18:54

即将到九月份,这个有毒的暑假档终于要过去了~看过if 姐文章的小伙伴都知道,姐在这个暑假档里吐槽过的剧不胜其数;没想到继上次《再见王沥川》之后,在暑假档的尾巴又出现了一部良心的国产剧,赶紧来安利。

就是它,《小别离》

它的豆瓣评分相当不错,8.3。

评论里说的最多就是:真实。

if 姐觉得,这部剧的真实点像前段时间的《欢乐颂》。在一定程度上,《欢乐颂》还原了职场人的生活,而《小别离》还原了我们学生时代,有小家的情感线,也有大环境的严苛和残酷,难得地没有刻意美化或者描黑。接下来让姐分开来跟大家说说吧!

这部剧的话题很犀利:

教育是全民焦虑点,无人幸免

这部剧通过家庭对教育的态度,来是反应社会三个阶层的暗线。信息量大,也很残酷。

剧中一共呈现了三组家庭,都很有代表性

张小宇是个富二代,他在姥姥姥爷的溺爱中长大,因为生母去世,父亲再娶了一个年轻的后妈而变得叛逆,虽然本性善良,但言行比较幼稚,成绩在国内连一般的高中都很难考上,更别提考个好大学了。

一方面父亲希望他继承家业,因此判断与其让他在国内上个三本,还不如出国混个大学文凭。另一方面,他难以和后妈相处,出国是无奈的选择,也是父亲对教育责任的逃避。

琴琴家则是很常见的普通家庭,琴妈是社区医院大夫,但对孩子有很高的期盼,希望下一代能过上自己没达到的梦想生活,琴爸是出租车司机,认为生活是老婆孩子热炕头就好。

虽然琴琴本人成绩优秀到堪称“别人家的孩子”,但尴尬的经济条件,让琴妈和琴爸在第二代教育问题上产生很大矛盾。

最后一组家庭,是方朵朵之家,典型的中产家庭。

朵朵妈童文洁(海清饰演)是一个严格到爆棚的母亲,对孩子车接车送,亲自设置单词任务,布置卷子给孩子做,对0.5分的差距都非常紧张。父亲方圆(黄磊饰演)在家庭教育中负责唱红脸当“好人”,当妻子训斥孩子时在旁边调停,缓解冲突。

而方朵朵自己,则因为母亲的过度施压,本身缺乏学习动力和自我激励能力,被压力搞得很疲惫,经常的状态就是累困交加,想玩不能玩,容易沮丧容易哭。

但无论哪个社会阶层,对下一代教育都有不同方式的焦虑:

中产阶级代表海清黄磊一家,他们的焦虑点在于“考不上重点大学这辈子就全毁了”,所以对分数要求相当严苛

而琴琴家是工薪阶层,虽然自家女儿是个学霸,父母却整天担心文凭抵不过背景。

小宇家看对话都是标签鲜明的“土豪”阶层,不愁下一代的未来发展,却愁叛逆的小宇不爱学习少了一张文凭,以后管理公司不好服众。

所以看起来能够规避国内竞争的“出国留学”,就成为这三个阶级眼中的康庄大道。

“教育”的目的到底是什么?这值得我们思考:

工薪家庭觉得只有下一辈的高学历,才能改变命运。

甚至已经考虑到“值不值把整个房产家底都押上”,砸锅卖铁让孩子出国的程度。这已经完全和教育无关了,是在“下一代改变命运”的机会上押赌注。

海清在剧里反复重复的这句话,暴露了她作为中产阶级内心的不安全感:感觉他们的孩子只要在这场分数的竞争中落败,就等于整个家庭不能再维持中产阶级的水平;他们不是怕穷,而是怕一代不如一代。

而小宇家不愁金钱和机会,更渴望的是外界的认可,让孩子能够有资本守住庞大家业。

但是看得出来,剧里的三个小孩对出国留学这件事都不是很乐意。但他们的心声在三个家庭里都并不是很受重视,就像他们聊天说过的这三种鸟,隐隐约约都有他们家长的影子。

三个家庭拥有不同价值观,但呈现出来的是相似的“集体焦虑感”:关注点不在孩子本身是不是优秀,而是把重点放在别人的动向;只要别人做了我没有(比如跟风去报补习班),就开始恐慌——会不会慢人一步回不到前头了?

这也使我们也不得不思考教育的真正目的到底是什么?if 姐认为教育不仅是让孩子“飞黄腾达”,更重要的是让孩子“通情达理”,过有意义的一生。也就是说,这个社会最终是靠“拼爹”的,但拼的不是权钱地位,而是父母的价值观和思维处世方式。

比如对于戏内海清扮演的童文洁坚持的“唯分数论”,黄磊在戏外就有不同的观点。

你们想想你们哪个人以前是全班第一?你们以前班上有没有成绩不如你但现在有成就的?谁规定学习第一名就是最出色的那个?人生一定不能把成绩当衡量标准。

你是全班第一,你是全校第一吗?是全省第一,全国第一吗?这么比没个尽头。

你只能说孩子在自己的人生路上,在进步,那就可以了。

其实除了出国读书这种“教育”,原生家庭对孩子的教育作用明明更大:

琴琴父母的言论让 if 姐想起一个研究理论——关于典型的“穷人思维”:他们的话题总是钱,并非如何挣钱,而是如何省钱,以及自己有多么贫穷。乃至于忽略了事情的本质,陷入“穷忙”的恶性循环。

英国的一个记录片《56UP》跟拍了不同阶层的14个孩子从7岁到56岁的人生,同样证明了家庭观念对孩子的重要影响。

这些孩子最终大多继承了父辈们的阶层,除了家庭硬件带来的福利不同,关键原因还是在于家庭的“软实力”不一样。

精英传递给下一代的,多是自由、野心、从容、自律与不屈不挠。

穷人遗传给下一代的,多是自卑、短视、暴戾、散漫与轻易放弃。

当然啦,if 姐并不是反对追求更优质的教育条件,美国富一代的父母同样也有名校情结,不过他们的做法是在一开始就让子女自己心生向往。借用if 姐曾经发布过的文章原话来说(点击回顾),美国父母的做法是——在他们很小的时候,父母会在假期里带他们去参观各类名校,让他们了解这些学校的历史和传统,逐渐熟悉并喜欢上这些大学。这就成了孩子学习过程中最大的一个动力,也是推动自己向前的一个最大的目标。

孩子自己会觉得,如果不进这个大学,将是我生命中很遗憾的一件事情。成功的引导能让孩子不再是为了完成父母的期望而去学习,因为他们明白这一切都是自己想要的。

话说回来,世界上哪有”龙生龙凤生凤“这样一成不变的事?富二代再多,也是源自同样数量的富一代扭转了阶层。 有一句话作为概括最合适:如果我们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别人家的孩子”,那自己得先成为“别人家的父母”。

反思和感情并存:

这剧最棒的是不仅演出了我们,

也演出了父母的另一面

这部片子被无数人说“演得准”,也是因为看起来就像《楚门的世界》一样,全方位把我们曾经面临的大考时光完整放到戏里……

三句不离考试学习。

这段时光成绩至上,父母发现类似早恋的苗头也如临大敌。

最后还是免不了用丈母娘的角度来打听人家也是逗~

爸爸们会抱怨孩子们的不省心:像小宇的爸爸被气得眼睛出毛病,撂下气话:“眼睛瞎了更好!”

这段已婚男人讨论家长里短也是很好玩,后面黄磊的安慰就特别插刀:“我帮你治眼睛,你别毁我名声啊”,末了还再补一刀:“这种家庭琐事靠瞎没法避免,除非你死了……”

然鹅因为青春期的关系,大家不尽然都是上面演绎的这些比较逗趣的回忆,多多少少会有分数压力呀,和父母之间的争执等等……这部剧的第六集就精准地还原了这个场景。

一开始是黄磊海清在收拾女儿房间的时候发现她偷偷写的小说,刚好被女儿撞破,边撕小说变喊:“这是我个人隐私!”

经典冲突来了:父母最怕孩子在重大考试前还在搞其他幺蛾子,情急之下就贬低她的分数以外的这些作品,正好踩到雷区。

其实孩子的故事和想法,父母真的不知道,背后的原因是,小宇因为要被送出国很不开心,告诉了朵朵,多多为了安慰他,连夜写了一篇以他为原型的古风修仙文。

这本来是宝贵友谊的证明,但草稿丢在垃圾桶里被海清发现,她并没有了解背后原因,而是因为焦虑感,女儿一进门就开始指责她把精力都放在这些乱七八糟的事情上面……

正是这些细小的被忽略的感情,不被理解和接纳的感受,让孩子爆发了。

“在你们眼里,我是不是就是个分数机器” “爸爸妈妈根本不是真心关心我”这种想法,你是不是也有过?

似乎每个孩子生气的时候都会闭门不出,每对爸妈就会在外面数数继续教训。

但这个片段好的地方在于,它不仅为当年的我们发声,让父母明白青春期的小孩并不是无缘无故地一点就炸,而是我们珍视的东西他们不懂;更重要的是,它给我们看到了当年“门外面的父母”。

像孩子情急之下说重话摔门时,爸妈受伤的眼神。

他们会在孩子看不见的时候忍不住抱头痛哭,感叹:“从孩子小小个养到现在,从老房子搬到新房子,每年一切都没什么改变,突然什么都变了,这青春期来得也忒猛了”

会忍着眼泪给房间里的孩子送饭,把菜分同一盘悄悄放在门口。

会塞张纸条提醒女儿,还贴心地画个笑脸……

晚上等女儿气消了,把小说重新粘好。(好想来一打黄磊这样的慈祥爸爸~)

最后会主动平心静气地沟通和解,顺便逗笑女儿……

这一段看哭了不少人,果然是来源于生活的场景,共鸣点就特别多。

网上有这段戏泪点最密集的部分,大家可以点开视频感受下这一家三口的爆表演技——或许只有小孩长大了才发现,青春期每一次争吵后,最受伤的可能不是丢了面子的自己,而是自责无助的爸妈。

,"android":{"dlUrl":"http://view.inews.qq.com/newsDownLoad?refer=biznew&src=txvideo_app&ostype=android","openUrl":["tenvideo2://?action=5&video_id=z0021jxn20c&demandVersion=2.6.0&callback=qqnews://&sender=%e8%85%be%e8%ae%af%e6%96%b0%e9%97%bb"
当前位置:首页 >风度时尚 > 风尚
此文章提到了
MORE
风度时尚相关阅读
大家还在看
向你推荐
今日热词
资讯
  • 资讯
  • 妆品
  • 明星
  • 影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