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洋
清朝宫廷中的主要娱乐活动是看戏,清代的大部分皇帝都是戏曲爱好者。每逢典礼庆贺、良辰吉日都要在宫内演戏,上演的剧目也多为传统的固定的剧目,如除夕演《升平除岁》,上元节演《万花向荣》、《升平宝筏》,中元节演《佛旨渡魔》,端午节演《瑞雨丰禾》、《灵筏济世》,仲秋节演《登高揽胜》,冬至演《玉女献盆》,皇帝和皇太后的生日则演《四海升平》、《万寿无疆》等吉祥戏。
乾隆时期,中国的戏曲更是达到了登峰造极之势。也是从这时起,紫禁城开始大兴土木建造戏台,宫中的戏台绝大部分都是这一时期修建,种类繁多﹑形式各异。
漱芳斋是紫禁城内的一個工字形的建筑,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清朝时,是宫内的乾西五所之一,是皇子和妃嫔居住的地方。乾隆皇帝即位后,将乾西五所改建为宫,遂将头所改为漱芳斋,并在院内增建了一座戏台和一个室内小戏台,作为重华宫宴集演戏之所。漱芳斋院子里的大戏台是紫禁城内第二大戏台,为亭式建筑,面阔、进深各3间,黄琉璃瓦重檐四角攒尖顶,台面90平方米左右,也是宫中最大的单层戏台。一部《还珠格格》误导大众,人人都以为漱芳斋是格格的香闺,其实这里是皇家剧场,乾隆最爱来这里没错,并非找小燕子,只是听戏罢了。整座漱芳斋全按江南特色修建,以竹为主题。
漱芳斋戏台高有三尺,周柱边环以绿柱朱栏,正面重檐之间高悬绿地金字匾额,上书“升平叶庆”四字楷书,取自唐太宗身边的文人褚亮的两首歌功颂德的诗赋。“升平”即“太平”之义;后二字“叶庆”却有二说;“叶”字在此音(xié),一是作动词用,即诗歌押韵之义的引申,在此为“用戏曲庆贺盛世”的意思;一是“叶”通“谐”,做形容词用,为“和谐吉庆”的意思。匾额下两边楹联为:“日丽瑶台寰宇休明传鼓吹,风情玉漏万方欢乐入歌谣”。藉道教的典故,表达对帝王的美好祝愿。戏台的台面是木制,为了音响效果木板下有四眼水井,使音乐共振和谐、唱腔回旋委婉。戏台上方彩绘着蓝地白云吉祥图案,正中顶棚为活板铺就,演天宫戏时,扮演神仙的演员可由此乘祥云下降人间,想来“群贤祝寿”“四海升平”之类的戏此处是一定没少演了。
戏楼面阔进深各三间,与北面的正殿和东西配殿构成了独立的院落,小院内有廊环绕,既可为雨雪时行走方便,又可为皇亲贵戚们看戏时坐立。戏台正对着的漱芳斋正殿的门口内外,自然是至尊至贵者看戏时的坐处了。据说为了这个至尊至贵的坐北朝南,帝后们宁可牺牲了视觉效果——逆光看戏。演员们在南边唱念做打,帝后们在北边往南面看,再赶上个“日丽瑶台”的艳阳天,眼睛累是肯定的了,怪不得至今戏迷们还爱眯缝着眼睛“听”戏而不是看戏,可能就是滥觞于此。
后殿西间内建有一座亭式名为“风雅存”小戏台。乾隆手书的“风雅存”三字已是将近300年时光却墨迹犹新;两侧彩绘劲竹图案的抱柱上浅雕着乾隆御题的楹联:“自喜轩窗无俗韵,聊将山水寄清音。”有趣的是楹联的底板被巧妙地制成了两张古琴的样式:上面稍宽为琴头,下面略收为琴尾,微微凸起的琴面上浅雕着绿色的隶书体字,古朴雅致,别具匠心。
小戏台是供皇室举行家宴时表演折子戏的室内小舞台,传说乾隆皇帝曾亲自登台为其母演奏过单弦,以示孝道。皇帝听戏的宝座上方悬“高云情”匾,风格清新高雅,为乾隆御笔。就此一方小小戏台,不知历尽几多帝王后妃,演尽多少历史风流。
曾在逊帝溥仪大婚时奉召入宫演戏的京剧大师梅兰芳曾说:“宫里的事儿真特别,娶媳妇是在夜里娶,唱戏可是在早晨开锣,下午散戏”。宫中演戏一般是在早上辰时开戏,下午到酉时或戌时散戏。每次演出,都要赏白银。1922年逊帝溥仪大婚时曾在漱芳斋演戏3天,共有33个戏目,花费白银3万多两。梅兰芳、杨小楼、余叔岩、马连良、李万春等名角都被请上了漱芳斋戏台。为皇帝演戏,无论习艺太监或宫外戏班演员都必须十分谨慎,台下精心准备,台上全力以赴。外面的戏班入宫演戏一般都不带行头道具,只带化装彩匣,因为其他物品宫里都有,而且比外面的质量、绣工和样式都高出一等。但是宫里唯一没有的是《霸王别姬》的剧装,由梅兰芳等演员自带。漱芳斋内最后一次演出是在民国二十年夏,当时一学术团体招待外宾,借用戏台,请名旦尚小云等演出了一台《游园惊梦》。
遥想昔日紫禁城里的戏台是锣鼓喧天、笙歌悦耳、名角献艺的歌舞场所,而如今这里已变成领略故宫文化的胜地。细看皇室风貌,百般滋味犹如戏曲里的一条时光隧道,每一个定格里面都有说不完的故事。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