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风度时尚 > 风尚

时光不老,我们不散

2018-10-02 15:42

李末末

60年相濡以沫,从苦难岁月中相携走来,从风华正茂到白发苍苍,站在身边的,永远是彼此。最好的爱情,不是郎才女貌,不是门当户对,而是你来了之后,就再也不会走。一牵手,一辈子。

我载着你,你载着风

潘际銮是中国焊接领域泰斗,中科院院士,李世豫是北大教授,化学专业著名专家,让他们爆红的是一张照片。照片中的潘际銮,银丝满头,稳健地骑着电动自行车,脸上挂满灿烂的笑容;后座的夫人李世豫轻轻搂着前面老伴的腰,苍苍白发随风扬起,眉眼含笑,虽已耄耋,浑身却透着一股少女般的活泼……

近90岁的院士载着老伴在校园骑行,在旁人看来格外浪漫,但对潘际銮夫妻来说,这不过是最普通的生活常态。

一张照片,一对璧人。乌黑的鬓角逐渐浸染了时光的印记,而旁边的那个人,却始终如一。

如今,担心夫人摔着,潘际銮不再骑车带夫人了,而是改为手牵手,去菜场,去学校,去访学……

年轻时骑车,你前座,我后座;再后来,我载着你,你载着风;如今,白发满头压马路,你左手,我右手。人世间的爱情,还有什么比这更美好?

在大众眼中,潘际銮似乎一直籍籍无名,事实上,他在哈工大创立了中国首个焊接专业,其科研成果经济价值早已高达千亿。

潘际銮23岁时,本科毕业后留在清华任教。李世豫19岁,来京求学。潘际銮的室友是李世豫的老乡,两人经介绍就这么认识了。随着了解的深入,两人惺惺相惜,成为恋人。但没多久潘际銮就主动申请赴哈工大深造。“哈尔滨天寒地冻,生活条件也差,年轻老师们都不愿意去,他二话没说就举了手,都没和我商量。”然而,李世豫还是默默支持了潘际銮的决定,只是有一事让她啼笑皆非,尴尬了很久。

那时国内的焊接技术刚起步,国人对焊接的了解等同于零,所以,当得知李世豫的男友是搞焊接的,身边的人都笑了:“李世豫,你男朋友是焊洋铁壶还是焊自行车?”被问得多了,李世豫就写信问:“学焊接的到底能做什么?”

这封信后来被潘际銮当作了钻石婚纪念相册的扉页。每次翻及,潘际銮都会大笑,而李世豫则会腼腆低头:“他10多岁就在炮火声中从老家九江四处逃难,后来进了西南联大。他知道家破人亡的滋味,知道强国必须强工业,自此就把自己同国家的命运焊接在了一起。”

你主外,我便主内

潘际銮从哈工大回到清华后,带着团队没日没夜地搞科研,经常几个月不回家。李世豫独自撑起了一个家,她一边在北大教书,一边照顾潘际銮体弱多病的父亲,还要含辛茹苦地抚养3个孩子。“家里最艰苦的时候是何时我不知,她生3个孩子时我不在她身边,甚至都记不起3个孩子是哪天生的……”从年轻到耄耋,潘际銮一心扑在焊接事业上,鲜有心力照顾妻儿老小。

潘际銮和李世豫异地相恋5年后才结婚,而今已携手走过60年。后辈前来取经,潘际銮只一句:“从相爱到结婚成家生儿育女,始终保持着传统方式。夫人主家,我主外事。我管钱,她管物。若问家里东西放哪,我不知;若问钱有多少,她不知。”

对潘际銮总结的这套婚姻秘笈,夫人含笑默认。最明显的例证是,年近九旬的潘际銮几乎是“生活白痴”。一次接受媒体采访,夫人说潘际銮“家务完全不会”后,潘际銮还有些不服,晚饭前便执意要做碗番茄蛋汤,但到了调味时,连盐和味精都分不清楚,无奈只好求助夫人。

你在,我便有支持

结婚后,李世豫一直是潘际銮事业、生活以及心理上的强大支柱。年轻时,潘际銮常年在外奔波,夫人和他的交流方式是“每个礼拜必须写一封信,我给他寄一封信,他给我回一封信”,这封信,能寄出,便寄出,寄不出,便写下来,夹进日记本里。潘际銮带领团队攻克国内首个核反应堆结构焊接这一高难课题时,不能与外界通联,就是靠着每周一封的信件支撐。

潘际銮退休后又重新组建自己的研究团队,在清华大学机械工程系的焊接馆里发光发热。夫人再次退居幕后,承担起照顾潘际銮饮食起居的重任。

潘际銮分给夫人李世豫的时间很少,李世豫说:“他忙得很,你看现在都快90岁了,还天天上班。”但话语间却没有一丝责备,有的只是欢喜与骄傲。

2016年中秋节,央视采访潘际銮夫妻。谈起一辈子的过往,夫人说,“他既然是一面红旗,我就不能拖他后腿,他只能往前走,不能后退。”而潘际銮则背着夫人,悄悄说出了人生余愿:“我希望她长长久久的,她在,我就有支持。”

如果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那最浪漫的事不过是,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天水一色摘自《莫愁·天下男人》2016年12期)

当前位置:首页 >风度时尚 > 风尚
此文章提到了
MORE
文章相关阅读
夫人相关阅读
载着相关阅读
大家还在看
向你推荐
今日热词
资讯
  • 资讯
  • 妆品
  • 明星
  • 影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