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数年轻人都曾有过一件 Joy Division 或 The Clash 最具代表性的乐队 T 恤,就算没有衣服,至少都以某种形式拥有过这两张唱片封面被流行化后的产物。
1979 年,经典专辑的诞生
Factory Label
1979 年 6 月 15 日,仅以黑白色调、谜样般的数据图像作为封面,没印上乐队名称、专辑名称及文字介绍便上架于各大唱片店,却也因其暗黑的神秘感而吸引更多人买下这张旷世钜作 — 来自英国,成立于 1976 年的 Joy Division 首张专辑《Unknown Pleasures》);少见地以低音贝斯饱实声线为主调,掀揭 80 年代新浪潮,以前卫姿态颠覆 Post-Punk 运动的声貌,建构了另类摇滚的声架。《Unknown Pleasures》专辑承袭 70 年代末期的 Punk 风格之外,声音色彩更融合了雾黑般的低幻与歌德摇滚式的苍暗和抑郁。随着主唱 Ian Curtis 于 1980 年上吊自杀,正步向摇滚天团之路的 Joy Division 乐队星芒也随之弥灭,但仅仅发行两张专辑的 Joy Division 至今仍是摇滚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乐队之一,由乐队其余成员续弦的 New Order 则开启了另一段伟大的旅程。
一片黑暗中如生命脉动的栈叠图
Kevin Cummins/Getty Images
Joy Division 的吉他手 Bernard Sumner(另一说是鼓手 Stephen Morris)发现了出自无线电天文学家 Harold D. Craft 在 1970 年出版的博士论文(注一)里,一张借以清楚的黑白图标来描述首颗被发现之脉冲星 CP1919 被捕获到的连续脉冲波信号状态,宛如线条化的山峦,又像是生命的脉动,让他一见就爱不释手。团员们将这张脉冲信号数据图交给了当时为乐队的厂牌 Factory Records 设计海报与唱片封面及内页的平面设计师 Peter Saville。Peter Saville 认为团员对自己欲传达的专辑概念视觉相当敏锐且具体,于是以最极简的手法;颠置数据图的颜色成一片黑底背景,没有任何文字可以识别乐队或专辑名称,原本的脉冲信号彷如神秘符号或某种生命意像,诠释出《Unknown Pleasures》黑暗之中的不安秀动。
征服街头与高级时装界,全球都膜拜的唱片封面
Jam Home Made 于 2017 年推出以 Joy Division 为灵感的配饰系列 (jam Home Made)
《Unknown Pleasures》专辑封面的十足神秘性与低限主义感,无论音乐或视觉都传递出一种跨越文化的共感;勾显出人们潜意识中的黑暗面、那些社会主流价值忽略的诲暗情绪、被异化的疏离,以及现实生活难以言喻的苦涩。或许正因如此,Joy Division 的《Unknown Pleasures》才能赢获一代又一代年轻人的钟爱,甚至作为刺青图腾,永达烙印于自己的身体。以其封面为缪思的热潮,也从未停息地蔓延到街头文化与时尚伸展台;近乎无所不本地出现在各个全球知名的品牌之中。千禧年后,随着互联网的普及,Joy Division 乐队的传奇经历受到越来越多人的认识,而像美国流行文化商店 Hot Topic 与 Urban Outfitters 就曾大量发行以「Unknown Pleasures」为设计图案的服饰。2009年,高桥盾(Jun Takahashi)的 UNDERCOVER 所发表秋冬系列的「Earmuff Manic」里,也大胆撷用其专辑封面为元素的作品。
既是有史以来最流行的乐队 T 恤之一,也是潮流迷因
以 Joy Division 的《Unknown Pleasures》专辑封面为设计的乐队 T 恤可说是随处可见,甚至可以说几乎所有全球性品牌都曾以其专辑封面为创作元素,连迪士尼都曾翻玩其图案。另外,诸如 Supreme 曾于 2005 年与 Peter Saville 联名合作推出的 T 恤系列与滑板板身;设计师 Patso Dimitrov 于 2015 年发表了一系列以伟大经典专辑封面为底调的篮球鞋设计,《Unknown Pleasures》便是其中之一;洛杉矶街头品牌 PLEASURES 在去年推出「Joy Division」系列,赞咏专辑发行四十周年;同样地,伦敦的 Goodhood 概念选物店也推出「Unknown Pleasures」的联名服饰。而热衷将青少年文化可视化,备受年轻人欢迎的时尚设计师 Raf Simons,曾在 2003 年的秋冬系列以《Unknown Pleasures》为灵感,推出以其封面图案为主的帆布军装外套、骑士皮衣夹克和针织毛衣至今仍为人津津乐道。十五年后,Raf Simons 于 2018 春夏系列再度翻玩「Unknown Pleasures」,并与该专辑封面设计 Peter Saville 联手合作发表一系列的专辑设计艺术的服装作品。
以恒星死亡后的残骸 — 脉冲星的脉冲波信号数据图作为《Unknown Pleasures》专辑封面,视觉上与 Joy Division 音乐本身的极致相映,而一个星体生命的终点,更像是暗喻着主唱 Ian Curtis 早逝的如星陨落,成为代代年轻人心中不朽的传奇。
Raf Simons A/W03 (vogue)
Nike Lebron 12 Low “unknown Pleasures” (patso Dimitrov)
为庆祝专辑诞生 40 周年发行的特殊版唱片及周边 (warner)
1979 年,另一经典的热血启世冲击
Cbs Records
「活着是很有趣的,比死亡要好太多了。」
— The Clash乐队,Joe Strummer
与 Joy Division 的音乐同样具世纪影响力,同样为 Post-Punk 与新浪潮运动大有贡献,也同样带给青少世代为之崇拜的摇滚形像;但表演风格及对于生命的哲学却截然相异 — 来自英国的 The Clash 乐队,1979 年 12 月 14 日发行的第三张专辑《London Calling》。一张结融 ska、放克、雷鬼、爵士、蓝调且浓厚摇滚味的作品,以及直拳如刀刃般强劲又锋锐的 Punk 精神,道尽了当时工业化时代后,迷惘英国青年所面对的现实困境。这张唱片也在 2012 年被滚石杂志评为世界最伟大专辑之第八名:「十九首如启世录般的歌曲,以摇滚乐的坚定信念来击退黑暗。」
The Clash 的《London Calling》专辑名称源自于英国 BBC 电台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档案发送至被占领国家的广播信息属性:「这是来自伦敦的呼叫⋯⋯」宛如对世界发出的宣言一般,The Clash 乐队换以音乐,叛逆地传达对当下社会的不满,歌词更是入骨地描述英国街头生活与迷失的年轻世代的恐惧。
摄影师眼中的不完美图像,成为最有力的唱片封面
涂鸦艺术家 Banksy 的作品《london Calling》(artsy)
《London Calling》封面成为青少年一种「号召」精神的灵感基调,但回到 1979 年,当时在纽约 Palladium 舞厅演出的 The Clash,以及捕捉 Paul Simonon 因为台下一票毫无反应的观众被惹怒、愤而狂砸贝斯瞬间的摄影师 Pennie Smith,都没想到这张成为专辑封面的照片,竟会是摇滚历史最具里程碑意义的图像代表之一,摄影师也因这张作品在 2002 年获得英国流行音乐杂志《Q》颁发的「最杰出经摇滚摄影」奖项。但起初这张照片并非摄影师的首选,她认为图像构图不完美,拍照时也因为怕被 Paul 砸烂的贝斯波及,按下快门时身体微微闪躲使得成像有点模糊。然而,主唱 Joe Strummer 却对照片满意至极,二话不说决定用来作为《London Calling》的专辑封面:强大且原汁原味的热血、砸烂贝斯的态度就是 Punk 的精髓。
The Clash (janette Beckman/Getty Images)
经典致敬经典,青少年争相仿效的 DIY 时尚 Punk 穿搭
虽是硬派 Punk,The Clash 的专辑也收录翻唱改编 Vince Taylor 的《Brand New Cadillac》,而由 Ray Lowry 操刀专辑封面设计最终版本,更以一个向猫王首张专辑封面致敬的概念,汲用了相同颜色的字体风格,让原本模糊感的黑白图像少些聚焦性,并更显真实感。贝斯手 Paul Somonon 当时曾为专辑巡演设计登台演出服装;像是皮革、丝或灯芯绒质料的无袖衬衫,以及骑士皮衣夹克;或是拉挺领子的白衬衫配上吊带,搭上紧身裤与 Dr. Martens 风格的高统靴;还有 Somonon 自制的手工 Pollock 式泼染的衬衫,袖子上缝了布章;以及主唱曾穿的手工印上「1977」的白衬衫等,他们将自我宣言穿在身上,不但成为乐队正字标记,更创造了一种 DIY 的街头时尚,也是日后无数 Punk 乐迷效尤与表达自我的穿着风格。
「未定之天」,未来一片空白于是我们不断翻玩
《London Calling》专辑逾四十年的影响力仍在世界各地持续,街头艺术家 Banksy 更曾翻玩向其专辑封面致敬,只是他将贝斯乐器置换成怒砸办公室的椅子。2007 年,Globe 滑板公司曾与 The Clash 乐队联名合作发行名为「.45Clash」的滑板鞋,以传统的滑板鞋型为基底,重拾旧时 Post-Punk 与 90 滑板年代的美好。在该专辑三十周年时,Converse 品牌也曾推出 The Clash 的 Chuck Taylor All Star 鞋款系列;除了专辑封面的经典粉红与嫩绿字样,乐队爱用的骷髅头十字骨图腾也是该系列的设计元素。 The Clash 乐队更是潮流品牌 Supreme 次文化核心灵魂的 Punk 代表,2010 年春夏系列便曾推出 The Clash 乐队精神的服饰;去年逢《London Calling》发行四十周年,英国品牌 Fred Perry 也与意大利老字号唱片行 Alphaville 在店内联合举办庆祝活动,并邀曾执导 The Clash 得奖纪录片《Westway to the World》及乐队多部 MV 的 DJ 暨导演 Don Letts 参与。
The Clash X Supreme 2010 Spring/Summer Collection (supreme)
此外,UNIQLO、Urban Outfitters、H&M 等平价服饰品牌都曾推出以专辑封面为设计元素的服饰,而且至今仍能随见于青少年文化圈里;饰演《500 Days of Summer》电影男主角的 Joseph Gordon Levitt 就曾在片中穿着《London Calling》的 T 恤。这个尝试改变规则、引起英国公众意识的乐队,在 2010 年时,《London Calling》的专辑封面更被英国皇家邮政纳入邮票册之中。看来,未来的世界,总会有某些人事物,仍持续被经典影响。
注一:出自 Harold D. Craft,Jr. 的论文《Radio Observations of the Pulse Profiles and Dispersion Measures of Twelve Pulsars》,出版于 1970 年 9 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