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风度时尚 > 潮闻

“珠江夜游 —— 后珠三角景观”在广东美术馆开幕

2019-03-22 13:05

“珠江夜游 —— 后珠三角景观”海报

2019年3月21日,“珠江夜游 —— 后珠三角景观”在广东美术馆开幕,本次展览由广东美术馆主办,王绍强和孙晓枫共同担任策展人。此次展览大多由广东籍的艺术家作品所构成,强调对艺术“本地性”的表达,是为一次对“后珠三角”地区艺术生态的调研与群体档案研究,并试图以点带面地呈现广东当代艺术实践的景观面貌。

“珠江夜游 —— 后珠三角景观”展览现场

“珠江夜游 —— 后珠三角景观”展览现场

广东省美协副主席、广州美术学院院长范勃,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教授杨小彦,广东省美协副主席、广东美术馆馆长王绍强,艺术家、本次展览策展人孙晓枫,中山大学视觉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冯原,广州美术学院教授宋光智,广州美术学院绘画学院书记刘莉,广州美术学院油画系主任刘可,广东第二师范学院美术学院院长卢小根,广州美术学院油画系教授邓箭今,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胡斌,华南师范大学教授石磊,广州美术学院人文学院艺术管理系主任胡震,广州美术学院人文学院教授樊林,时代美术馆馆长赵趄,博尔赫斯艺术机构创始人陈侗,本来画廊负责人全荣花,华南农业大学艺术学院美术馆馆长何天泉,等众多嘉宾出席了展览开幕式。王绍强、冯原、孙晓枫、艺术家代表陈庆,分别致辞。

“珠江夜游 —— 后珠三角景观”王绍强致辞

“珠江夜游 —— 后珠三角景观”冯原致辞

“珠江夜游 —— 后珠三角景观”孙晓枫致辞

“珠江夜游 —— 后珠三角景观”艺术家代表陈庆致辞

上世纪70年代,当代的艺术实践对“本地性”开始表现出极大的兴趣与关注,人们通过艺术实践的形式重新探索着与空间、景观、建筑甚至秩序……之间的关系。这种探索层层递进,并没有近停滞于艺术表现的形式,而是深入至艺术实践的创作概念之中。在早期,“本地性”伴随着“剧场”的概念出现,“现场性”与“偶发性”成为了艺术评论中对“本地性”最早的描述。逐渐,“本地性”的当代艺术实践发生了对“空间”的转向,它不仅与“社会介入”、“替代空间”密切相关,同时亦展开了对环境的语境分析,“本地”的范畴被不断地拓展,大至区间范畴,小至环境景观,这种分析将艺术实践与具体地域逐渐联系了起来。其背后的地域文化语境与叙事重构逐渐成为了“本地性”实践的新的表达。

蔡泽滨《斩首之邀》

曾忆城《一时一地》

陈庆《镜像风景》

对于“珠三角”的当代艺术实践而言,该地域活跃的经济动力所带来的复杂的景观面貌,使其始终处于一种“别样”的存在,呈现出对矛盾综合体的独特叙事。早期对于“珠三角” 的“本地性”叙事主要围绕着经济发展过程中城市版图变迁而展开。从全球化与本土化的脚力,到城乡语境的置换,以及其中由人所产生的文化的碰撞与融合……“本地性”的当代艺术实践一直与社会景观的变迁遥相呼应,并始终伴随着一种试验者的生猛劲儿。而随着“珠三角”经济模式的转型,技术迭代,文化语境中大量的碎片化信息等,又使得“后珠三角景观”杂糅了更加多的包容和丰富性,这是城市区域的飞速发展与历史沉淀所共同作用的结果。犹如夜晚珠江两岸的霓虹,流光溢彩却也覆盖了白日里众多历史名迹在岁月洗礼下拭去或留下的厚厚尘埃。夜晚和白天两种截然不同的景象,可以说是对同一座城市的两种解读。

邓猗夫《仿石涛罗汉百图之二》

黄立言《高温天气》

黄伟鸿《 凝固的时间》

游船珠江,最早仅作为商业与通勤,至上世纪60年代才出现夜游的形式,白天通勤夜晚游玩。几经起落,如今夜游珠江已经成为一种经典的旅游模式。游人往来,船在固定的景点之间穿梭,城市与游船相互为观照对象,共同构成了一种别样的城市景观。以时间为变量,游船这一流动场域在既定的线路中历经两岸城区的变迁,是旁观者的视角;同时,登船落座,人来人往,游船又恰如地域本身对人的吸引,船上接踵摩肩的人群中又充满随机、未知和不确定性。

黄周妥《移动的棍子》

李景湖《遗址》

莫希亮《当代景观之错误的覆加NO.3 》

展览选题“珠江夜游”一是想借由这一富有地域和时代特点的经典旅行线路作为“本地”的限定,以此为背景生发出对“后珠三角” 景观的观察。再者是希望借此为游船模型,以随机分组的方式,让艺术家们在空间协商中来完成对“后珠三角”景观的当代思考。此次展览,旨在延续对“珠三角”地域性的叙事,记录当下的实践与思考,以完成时代之于自我、与自我之于时代的双重检阅。

此次展览展至4月7日。

林奥劼 《我觉得我可以》

刘声 《XS29》

秦晋《如果你觉得自己混得还不错,就让中介带你去看看房》

姚小菲《悬挂的风景》

喻旭东作品

当前位置:首页 >风度时尚 > 潮闻
此文章提到了
MORE
珠江相关阅读
景观相关阅读
广州相关阅读
大家还在看
向你推荐
今日热词
资讯
  • 资讯
  • 妆品
  • 明星
  • 影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