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风度时尚 > 潮闻

博物馆展览中数字化技术应用的相关思考

2018-09-29 03:22

周家聪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数字化技术水平已经慢慢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当前人们的生活中,博物馆已经成为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博物馆的展览活动也逐渐向着智能化、网络化、数字化的方向发展,数字化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博物馆的展览活动中,为社会群众提供了更加人性化、更加便捷的服务,充分发挥了展览活动的作用。本文从就博物馆展览活动中应用数字化技术的优缺点、必然性、应用技术、存在的问题以及应当遵循的原则等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博物馆展览;数字化技术;应用

博物馆已经成为当前人们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文物藏品的保管、研究、展览等也显得更加重要。在文物藏品的展览活动中,展览技术水平直接关系着博物馆事业的发展以及服务质量。所以,应当加强对展览技术的重视程度,提高展览技术水平。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数字化技术被逐渐应用于博物馆展览活动中,充分利用该技术的趣味性和科学性,鼓励更多的群众参与到展览活动中去,可以使群众了解更多的知识、获得更独特的体验。

一、在博物馆展览活动中应用数字化技术优缺点分析

数字化技术具有综合、科学性、趣味性和自主性以及传播性、可扩展性等特点。与传统展示相比,数字展示的优势有:有利于推动博物馆展示设计的创新与发展;能够较好地满足观众个性化的参观需求;便于博物馆教育活动的开展;对于珍贵且易损的藏品,如丝绸、帛画等,不必展出实物,客观上有利于文物的保护;有沉浸感;趣味性强;交互性好;能够更好地展示藏品的所有相关信息;展示内容更加丰富全面。其局限性在于:应用不当易“喧宾夺主”;对专业人才的要求高;对技术支持的要求高;增加了展览的维护成本;延长了展览的制作周期;真实性弱。1

二、在博物馆展览活动中应用数字化技术的必然性

博物馆开展展览活动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让公众了解文物藏品的有关信息,进而在艺术、声音、色彩、视觉图像、空间环境等层面进行符合逻辑的、安全的、有目的、有计划的设计,并实施综合性工程。展览对技術手段具有较高的要求,并要求展示设计呈现出人性化的特点。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数字化技术已经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博物馆展览活动也正在广泛应用数字化技术,将文化以数字的形式展示给参观群众,博物馆展览活动必然向着集成化、网络化、数字化的方向发展。

数字化技术的应用是以计算机为基本条件的,通过计算机对展品的相关信息与形象进行数字化处理。在参观博物馆的过程中,公众有着非常强的自主性,能够对参观内容和路线进行自由的选择,数字化展示可以将展品信息直观地呈现出来,产品展示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空间条件的限制,展示性更强,是对传统展览方式的一种延伸,不仅减小了对文物藏品的损坏,还能充分展示文物藏品的精髓。2

三、数字化技术在博物馆展览活动中的应用

将数字化技术应用于博物馆展览活动中,可以表达出更加丰富、层次更深的展品信息,充分激发参观群众的兴趣,并能够和公众进行互动,让观众沉浸其中。可以将数字化技术在博物馆展览活动中的应用分为虚拟、实体两种,在实体展览中的应用包括4K超高清、全息投影、增强现实、多点触控、巨幕投影等;在虚拟展览中的应用包括虚拟现实技术、幻影成像技术等。

(一)数字化技术在实体展览中的应用

1.增强现实技术

这种技术的核心是计算机技术,可以形成非常逼真的触觉、听觉、视觉等于一体的虚拟环境,用户可以通过一些设备和虚拟世界中的物体进行互动,虚拟物体与真实环境产生叠加,并出现在同一个空间或者画面中,在参观者所处的真实环境中出现了虚拟场景,形成一个真实的新环境。比如美国的克利夫兰艺术博物馆利用互动屏幕,使得观众可以和虚拟环境进行互动,通过姿势、脸部识别,把展品和参观者结合起来,使参观者切身感受到艺术的魅力。

2.多点触控技术

通过这一技术系统,计算机用户可以利用多个触点或者手指来操控计算机,触控板、可触摸影幕设备(墙壁、桌面、显示器等)共同组成了多点触摸设备,利用软件识别可以识别同时识别发生触摸行为的点并进行处理。

多点触摸技术是基于光学原理的,包括了屏幕、红外光源、光学感应器等,屏幕周围设置了大量的红外发射管与接收管,它们和触屏表面呈现出行列的一一对应关系,一旦手指或者其它的触摸物体进入到红外光网中,就会阻挡该处红外线的接受和发射,摄像头就会捕捉到反射的光线,并将其送至计算机中,计算机会对其进行相应的处理,产生输入。

3.巨幕投影技术

该技术系统是一种多通道显示系统,通常是由多个投影系统组合而成,与普通投影系统相比,该系统具有更强的视觉冲击力、宽阔的视野、显示尺寸更大、显示内容更多、分辨率更高等优势。可以通过边缘融合技术,对投影画面中重叠的内容和拼接中产生的投影光线进行相应的处理,可以将光线重叠处多余的亮度消除,并能对投影机间产生的颜色差异进行有效的调节,以保证投影画面中不存在接缝现象,并维持色彩、亮度的一致性。

数字化技术突破了时间、空间的限制,可以把长卷书画完整地展示出来,还可以将细节做放大化处理,让景、物、人动态化,给参观群众带来一种穿越历史的感觉,仿佛身临其境、处于画中描绘的景致中。比如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上,中国国家馆将《清明上河图》用投影仪将其展现在场128米、高6.5米的屏幕上,再现了北宋汴梁的繁荣景象与自然风光,给参观者带来了极大的震撼。

4.全息投影技术

这一技术是通过衍射、干涉的光学原理,对展品真实的三维图像进行记录并将其再现出来。这一技术是将激光作为照明光源的,光源发出的光可以分为经反射后射向感光片、直接射向感光片这两束。这两束射向感光片的光经过叠加会形成干涉,最后通过数字图像这一基本原理产生的全息图来去除数字的干扰,进而获得更加清晰的全息图像。比如在2015年三山五园文化巡展活动中,中国国家图书馆利用3D数字技术将园明园的规模和园林进行了还原,利用全息投影技术再现了现圆明园西洋楼海晏堂十二生肖兽首喷水的壮观场面,给参观者带来了虚拟、显示的双重体验。

(二)数字化技术在虚拟展览中的应用

1.幻影成像技术

这一技术是在虚拟现实技术中分离得来的,还可以将其称为多媒体幻影景箱,这种技术是将造型艺术、电影艺术进行统一的整合,其主要特点是将所有影像的比例进行了缩小,根据剧情的内容将其摄制成动态的影像,并将影像制作成视频短片,最后基于反射这一光学原理,把模拟场景、虚拟影响融合成一个统一的整体,提高视觉、听觉效果。这一技术可以把展品的影像呈现在立体景箱中,既形象又生动,在特定的时空形态中将情境场面、故事情节进行演示,实现了动静有致、虚拟结合的视觉、听觉效果,给参观者提供一个有声有色的情景。

2.虚拟现实技术

这种技术是近年来刚刚出现的,是一种综合性信息技术。这种技术是由数字影像编辑、动画的设计与制作、传感和仿真技术软件建模、人机接口技术以及计算机图形学等组合而成的。这一技术通过电脑模拟形成一个三维的虚拟环境,可以为参观群众提供嗅觉、触觉、听觉、视觉等的模拟,同时还非常注重周围环境的呼应,给参观群众提供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其互动感、沉浸感非常强,能够随时观察三维空间中的物体。这一技术在充分展示科研成果、展品信息的基础上,重视科技还原手段,呈现出一种虚拟场景,其吸引点在于科技手段,将参观群众带入剧情中,调动参观群众参与的积极性,促进其操作模拟物品。3

四、在博物馆展览活动中应用数字化技术易出现的问题及其原则

(一)在博物馆展览活动中应用数字化技术的问题

有些展览轰动中使用的数字化技术,只盲目的追求轰动效果,但是,由于缺乏相应的技术保障人才,再加上经费并不充足,所以在经过高频率、长期的使用后,非常容易发生故障,很多就弃之不用了,无形中造成了资源的浪费,甚至影响了展览的完整性。有些展览活动过度求新求異,过分依赖于电、光、声等技术,甚至出现了滥用的现象;展览中充斥着各种的模拟动画和配音视频,让参观群众眼花缭乱,严重影响了参观群众的体验;甚至有的喧宾夺主,投影、显示屏等反而成了展览活动的主角,展品却成了配角,严重影响了展品艺术、文化魅力的展现,展览活动的艺术性、系统性遭到了破坏。

(二)在博物馆展览活动中应用数字化技术应遵循的原则

第一,通过系统调查来评估数字展示技术的使用效果。第二,防止走入唯技术论的误区,以免喧宾夺主。第三,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博物馆作为公众教育的特殊场所,要紧跟时代的步伐,勇于尝试新的技术和方法,才能不断地吸引更多观众。第四,在实体展览中,设计好数字展示技术的使用空间位置。第五,突出并充分利用数字展示技术的特点——交互性。第六,遵循科学客观的原则。第七,明确每种技术的特点、属性与适用对象,将不同技术组合、叠加,应用于有需要的展品,以实现其展示效果的最优化。4

五、结语

随着数字化技术不断进步,将其应用于博物馆的展览活动中已经成为必然的趋势。所以,应当全面了解数字化技术在展览活动中的优势,将这种技术和博物馆展览活动相结合,进而满足公众的各种需求,最终实现提高展览活动效果的目的。

[注释]

1周加胜:《国内博物馆传统展览业的数字化应用及对策》,《惠州学院学报》,2016年第4期,第73~78页。

2颜雯:《刍析博物馆展示教育中的数字化应用》,《数字技术与应用》,2013年第6期,第66~67页。

3王霞:《博物馆展览中数字化技术应用研究》,《中国民族博览》,2016年第2期,第229~230页。

4马玉静:《试谈博物馆陈列展览中的数字媒体技术》,《中国博物馆》,2015年第4期,第89~95页。

当前位置:首页 >风度时尚 > 潮闻
此文章提到了
MORE
技术相关阅读
博物馆相关阅读
文章相关阅读
大家还在看
向你推荐
今日热词
资讯
  • 资讯
  • 妆品
  • 明星
  • 影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