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风度时尚 > 潮闻

古代人是怎样种花的?

2018-09-29 09:22

李冉友

古代的花卉栽培技术可以说相当先进,今天我们很多的栽培技术其实在古代就已经出现,比如催花技术,就是让植物在反季节开花,达到观赏目的。

如唐代的《酉阳杂俎》记载:“常有不时之花,然皆藏于土窖中,四周以火逼之,故隆冬时即有牡丹花。”意思是将牡丹花藏在土窖,烧火增加环境温度,让原本在春末绽放的牡丹在隆冬时节(天气最冷的时候)盛开。

这跟我们在春节前看到的上市年宵花所使用的种植技术没有本质区别,如蝴蝶兰、红掌等大都是进行过催花技术的处理,方法上虽有改进,但原理上是一样的。可见古人为了赏花也是极有智慧。

在古代,特别会种花的人被称为“种花师”,相当于现在的职业园艺师,卖花的叫“卖花郎”。到了明清时代,山东的花农则每年将牡丹苗运往华南,利用温暖自然条件露天催花,在春节前夕销售。可见当时古人不仅热衷于种花,更热衷于消费花。

宋单父是历史上有名的种花师,柳宗元曾夸他:“洛人宋单父,字仲儒,善吟诗,亦能种艺术。凡牡丹变色千种,红白斗色,人不能知其术。上皇(唐玄宗)召至骊山,树花万本,色样各不同,赐金千余两。内人皆呼为‘花师,亦幻世之绝艺也。”

此人除了吟诗作画,还特能种花,且种出变异品种“变色千种,红白斗色”,据我推测,这种“红白斗色”应该是类似于嵌合色的花色。从园艺学的角度看,则属于较为难得的变异花色,古代的花师通过“嫁接”可以保存这样奇特的性状。

再举个例子,在宋代,专门维护私家园林的园艺师叫“花园子”,欧阳修属下曾有一位知名的花园子,专门为富贵豪强们嫁接姚黄牡丹,姚黄色在牡丹中很珍贵,要工价五千钱还忙不过来。

除了有专职的“种花师”、“花园子”,古代还有人研究品种的选育。就像今天的科技公司纷纷研究AR、VR、HR等新鲜技术一样,在花卉业领域,人们同样对新品种充满热情。

以荷花这种古老的花卉为例,荷花很早就开展了人工选育,在古代就已经出现了“并蒂莲”、“品字莲”、“四面莲”等珍贵花型的品种,花色也产生更多的变异。

“并蒂莲”在唐代是祥瑞之兆,诗人王勃就有诗句“牵花连并蒂,折藕爱连丝”,观赏价值极高。而像“品字莲”,则最早出现在晋、隋时期, 是荷花中的珍品,也叫“千瓣莲”,经过长期的人工选育,雄蕊及雌蕊均产生了瓣花,所以花瓣数量达千枚以上。

这样珍稀的品种在今天看来也是十分稀罕的。古人除了种花技术高超、有意识地选育新品种,花卉还会在很多的生活场景应用。古代的爱花群体遍布各大阶层,从平民到士大夫再到皇家宫苑,皆热衷于花卉事业,所以爱花风气日渐昌隆。

《元氏掖庭记》就曾记载宋代各色以花开时节为主题举办的party,名目繁多:碧桃盛开,举杯相赏,名曰“爱娇之宴”;红梅初发,携尊对酌,名曰“浇红之宴”;海棠谓之“暖妆”,瑞香谓之“拨寒”,牡丹谓之“惜香”。至于落花之饮,名为“恋春”;催花之设,名为“夺秀”。

宋徽宗文绘图,宋代茶肆宴会盛行,图中桌上的插花为插置瓷质花囊之上,造型为四面花。

士大夫则热衷于建造园林,除了亲手规划设计、挑选名品花卉,还会亲自打理,比如苏州拙政园就有文徵明的手植紫藤,树龄已有440多年,紫藤树蟠曲遒劲,至今仍生机勃勃,每年春天飘香园外,游客络绎不绝。

总的来说,由于古代的爱花赏花风气遍布各大阶层,花卉产业完备,有专职的园艺师、园林养护员、育种家、花农为种花事业服务;还有土豪、文人及皇家子弟们举办的各类以花会友的私宴及民间花会活动,在盛世年间,花的历史,很是香艳。

(本栏目与知乎网站合作)

当前位置:首页 >风度时尚 > 潮闻
此文章提到了
MORE
桂纶镁相关阅读
文章相关阅读
花卉相关阅读
大家还在看
向你推荐
今日热词
资讯
  • 资讯
  • 妆品
  • 明星
  • 影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