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宇林保藏的国外信号灯。受访者供图
“气死风”“省油灯”“灭蚊灯”“绣娘灯”……
□唐子晴本报记者吴梦琳
7月17日,在成都九里堤邻近,成都宇曜古灯文明博物馆馆长姚宇林刚刚完毕一场亲子教育活动,又要为来自北京大学和中山大学大学生的暑期调研准备解说。这个占地500多平方米的博物馆,摆放着他30多年来保藏的来自我国以及欧洲、美国等地的1000多件不同年代的灯具。这些灯具,呈现出年代的变迁,也展示着不同时期的日子才智。
除了照明古灯还有多种功用
走进博物馆,玻璃展柜里陈设着各式各样的灯具,造型千奇百怪,引人停步。
年过花甲的姚宇林,痴迷于藏灯,其实是源于从军后回家省亲,家中角落里的一盏土油灯,唤起了他的儿时回想,也成为他的第一个保藏。姚宇林意识到,灯除了根本的照明,其实还具有其他含义。就这样,敞开了他的渐渐寻灯路。
使用作业空隙,姚宇林跑遍了全国多个当地,古灯越来越多。现在他的保藏中,光是从原料分类,就包含石头、陶瓷、玉质、金、银、铜、铁、锡、竹、木、水晶、琉璃、娟纱等数十种类别。从方式上来看,有座放的,有吊挂的,还有一些盏座别离。
其间一盏外观看来并没有什么特别的灯,却是古代的“灭蚊灯”。姚宇林介绍,在灯的旁边面和上面都有缺口,灯芯点着后,内部空气压力发生改变,旁边面缺口邻近的蚊虫就会被暖流“吸”入灯中。“现在的一些气流吸蚊灯,其实也正是使用了这个原理。”相同,诞生于成都邛崃邛窑的省油灯,其冷却原理至今还在广泛应用。
我国古代制灯工艺非常兴旺,充分体现了日子才智。“你看这个灯,民间叫它‘气死风’,由于它的灯身遍及竹编工艺构成的镂空,把吹来的一大股风给分解了,所以灯火不会容易被吹灭,老大众就给它起了这个名。”姚宇林说。
而一个坐在石头上的女人陶瓷人物造型灯,人物面庞精美,服饰美丽。“这个灯我给它起名叫‘绣娘灯’。你看她左手拿着丝帕,右手做捻线状,制造精密到就像真的有线在她手中引过相同。”姚宇林以为,这个灯就具有艺术装修的效果,其时应该是摆放在女子闺房中的。
在展厅中心,有一组十二生肖古灯分外吸睛。“刚开始时,我偶尔收集了一盏兔灯,后来又有马、羊、虎等动物造型的古灯。我一想,爽性收齐一套十二生肖的古灯吧。”为了完结这个愿望,姚宇林耗费了十余年时刻,直到前两年最终保藏到一盏蛇灯,十二生肖才算收齐。
在他的保藏中,还有一些来自外国的灯,包含德国的马灯、苏联战场上的照明灯、比利时的男孩造型点灯,还有一盏来自美国的工艺艺术电灯,上面的绘画则采用了我国绘画元素,上绘一男一女手指太阳,应为涵义指日高升。
一灯一故事古灯记载前史变迁
“千朝俎豆光照古今文明路,万家灯火映影中外人世情。”挂在成都宇曜古灯文明博物馆门口的一副对联,由成都文明名人流沙河为他专门写的,正涵义了这些古灯背面,所包含的丰厚内在。“其时,流沙河来观赏,唤起了他不少儿时回想,一边观赏一边回想,还不由得感叹‘青丝无情侵老境,青灯有味忆儿时’。”
姚宇林的藏品中,依照“灯”前史沿革进行了分类,从开始简略的石器取火,到后来简略的蜡烛,到后来的油灯,再到近代的电灯,记载了“灯”这种方式的发展改变。一灯一故事,姚宇林说,古灯是古代社会和前史的一种缩影和记载,人文典故、世态民意等,都有在灯影中寻找,灯的造型、绘图等,也正能反映其时的婚丧嫁娶、科研仕第、祈福贺寿等。姚宇林素日里,爱在朋友圈中为自己的保藏写诗配文,在一盏一般石器造型灯下,他这样配文:“困苦大众夜照明,因地制宜亲做成。劳动人民多才智,皇帝见了也动情。”
2013年,在外界支持下,姚宇林的古灯博物馆正式建立并向社会公众免费敞开,也成为成都市社会科学普及基地,还有来自西安、北京等地的文明学者专门来这儿,观赏研讨。四川省前史学会会长谭继和,也成为博物馆的参谋。(四川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