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战争中,人类的智慧似乎是无穷无尽的,只不过这些“智慧”变成了人类厮杀的绝佳利器。在抗日战争中,华北平原的军民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依靠着对家乡熟悉,创造了“地道战”这种游击方式,从单一的躲藏成为了能打能躲、防水防火防毒的地下工事,并逐渐形成了房连房,形成了内外联防,互相配合,打击敌人。这使得华北平原成为了阻击日军的重要地段。
然而地道战真的是中国“首创”吗?据英国广播公司披露,英法德三国的历史学家研究发现,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欧洲战场上,曾上演了一场残酷的“地道战”。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坑道战是要塞战和围攻战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坑道战甚至在野战军实施的阵地战中也能发挥作用。在阵地战中开展坑道战的基本条件与步兵、炮兵实施的战术行动密不可分。坑道战只有在地面进攻具有战术意义时才能取得所需要的结果。而如果仅仅为了攻占某一地点而开展坑道战,经常会得不偿失。
到1916年,光是英国人就组建了32個特种坑道(隧道)连,总人数达到2.5万人,相当于一个步兵军,人员全部由矿工组成。他们不仅修建矿井、隧道和交通线,还建造假的地下工事迷惑敌人。
在1916年7月1日爆发的索姆河战役中,五个隧道连投入行动。为摧毁德军阵地,英军共开凿了九个威力巨大的炸药洞,可以盛放近79吨炸药;为步兵修建了12条地下交通隧道,从预备阵地一直修到战壕处。还安装了小型发电装置,提供电力照明。坑道连还建造了非常宽敞的地下掩蔽所供部队居住。这些地下掩蔽所为部队提供了一个安全且干燥的地方等待进攻发起。最重要的是,部队在这里可以躲避敌方火炮打击。
英法联军在索姆河战役中,得出一条血的教训,即跟装备精良、战术多变的德国步兵师硬碰硬无异于大规模自杀。因此他们变更了作战策略,在法国北部的阿拉斯战役中改用坑道战术。1917年4月9日,英法联军和德国军队之间爆发了著名的阿拉斯地道战。这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规模最大的地道作战,也是世界军事史上的经典战役。战斗过程中,英法联军在阿拉斯地下埋伏了整整2.5万名士兵,最后以1000多人的微小伤亡击溃德军,取得战役胜利,成功将战线向前推进了十几公里。(综合自网络)
(编辑/潘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