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传统文化源源不绝,很早之前人们就有运用“文房四宝”书法和绘画的习气,笔、墨、纸、砚四种物品被称为文人士子们的“四件宝物”。
“文房”最早起源于南北朝,其时的“文房”特指国家保藏典籍和文档之处。唐朝今后,文房才被人们泛称为文人的书房。几千年来,文房四宝的种类繁复,名器名师多见于典籍记载。浙江湖州的湖笔,广东肇庆的端砚,安徽泾县的宣纸、安徽歙县的徽墨,被人们称为“文房四宝”的代表。
笔
两千年前,我国呈现最早的毛笔。毛笔又名“龙须友”、“毛颖君”等别号。毛笔的种类许多,一般分为“柔毫”、“硬毫”和“兼毫”。
柔毫选用羊毛制作而成,运用起来柔软,写出的字柔韧圆润,画出的画丰满有风味。硬毫选用野兔毛和黄鼠狼尾巴上的毛制作而成,也叫狼毫、鼠毫,写出的字干脆利落,格外精力,较为合适做山水画。兼毫选用羊毛和其他动物的毛制成,柔软且健,具有软硬适中的特色,书法和绘画都十分合适,但需求有必定功底和技巧的人运用。毛笔中的上品有浙江吴兴县的善琏湖笔和安徽泾县的宣笔。
东周时期的竹简和缣绢(一种较细的绢帛)上现已广泛的运用毛笔书写。湖北省随州市曾侯乙墓出土的春秋年代的毛笔,是现在发现最早的毛笔。
墨
墨块是古人书写、作画的必需品。需求在砚台上加水研磨才干成为墨汁。
墨块一般分为三类,“松烟墨”、“油烟墨”和“油松墨”。松烟墨选用松木烧烟,参加胶和香料制成,墨色深重,短少光泽。油烟墨选用桐油或菜油烧烟作为质料,参加胶和香料后,墨色较黑且有光泽。油松墨是松烟和油烟混合而成。一般人们作画时用的较多的是油烟墨,写书法时,油烟墨与松烟墨都能够运用。
区分墨的好坏,先要看质地是否细腻,再看墨色是否乌黑而发紫光,最终用墨之时不涩笔,不泥砚台为佳。古人常常研墨的时分,从墨块的声响就能分辨出墨的好坏来。悄悄叩击墨块,上品的墨块宣布洪亮细腻的声响。
我国用墨历史悠久,早在周宣王年代现已有正式的墨块了。东汉时期,还呈现了许多较大的制墨工坊,皇帝的宫中也有专门掌管纸、笔、墨和封泥的官员。唐代时期,制墨的技能有了进步,有“双脊鲤鱼”、“乌玉块”等上品的好墨,南唐时期,奚超、奚廷玉父子被李后主封为墨官,专门制作墨块,并赐给他们李姓(国姓),从此今后“李墨”传遍全国,宋朝宣和年间,李墨的产地歙州改名为徽州,李墨的姓名也随之更名为“徽墨”。
纸
我国书画所用纸张以宣纸为主。宣纸按功用用处分为生宣、熟宣、半生熟宣三种。
生宣纸吸水能力强,合适适意花卉、山水和书法创造。将生宣通过上明矾、骨胶、洒金、洒云母、涂色等处理往后,就成了熟宣。熟宣吸水性较弱,合适画适意山水和适意花鸟。半生熟宣由生宣上刷以薄薄的粥汤,并调入很多的清水后制成,吸水性适中,合适适意和适意的画作,也可用于书法。
宣纸从质料区分,还能够分为皮料、绵料、黄料。假如依照尺幅标准区分,又能够分为三尺至六尺、一丈到一丈二等标准,还有长达数仗的手卷。短的宣纸叫做横批,一尺左右的叫册页,扇面装裱成册后叫扇册。
砚
砚台俗称砚池等。好的砚台用石质坚润细腻的为石头制成,用此种砚台磨出的墨,才会愈加浓稠并且光滑。砚台有许多种类,以产于广东肇庆端溪的端砚为最佳。
砚台的质地以既不粗糙又不滑且能磨出细腻、无杂质的墨汁的为最佳,墨汁随毛笔旋转而不丢失笔毫。除端砚外,安徽歙县所产的歙砚、山东出产的鲁砚和甘肃出产的洮砚都很知名。
千百年来,人们还在砚台上雕琢种种图画,使得砚台除了运用价值之外,还有很高的保藏价值。
笔墨纸砚是“文房四宝”中的四种文具,这四种文具在我国书法和绘画上各自发挥着共同的功用,“文房四宝”严密地结合在一起被人们运用,成为古时文人士子们挥毫创造的东西。直到今日,“文房四宝”笔墨纸砚还被文化人十分喜爱,是我国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宝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