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风度时尚 > 生活

穿越古今话观鸟

2018-07-05 01:59

青藤婉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当我翻阅古代诗词,一幅又一幅鸟儿啁啾、合鸣的画面在脑海中浮现。 一株老槐树下,诗人孟浩然轻踱缓移,目不转睛地凝视枝杈间姿态各异的鸟们。有的在树冠上盘旋、鸣啾,有的在绿叶间跳跃、嬉戏,有的则相偎在枝条上窃窃私语,仿佛诉说着彼此昨夜的美梦……“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也就跃然出现在孟浩然的《春晓》一诗里。因为有了这些千娇百媚、婀娜多姿的鸟,诸多诗句变得更加鲜活与灵动,也渐渐地在人们口耳相传中成为了千古绝唱。

我们再穿越到18世纪晚期的英国和北欧,观鸟活动在西方开始兴起,早期还是一项纯粹的贵族消遣活动。在英国乡村,诞生了第一位观鸟人:吉尔伯特·怀特。当观察野生动物还被看成是古怪的癖好,穷人们从早到晚的忙碌,大部分贵族担心城市之外的治安问题时,他作为一个乡村的牧师,拥有充足的时间研究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可以随意在农村地区漫游。怀特后来将他观鸟和观察其他野生动物的心得通过与两位伦敦科学家朋友的通信集记录下来并写成了《塞尔本博物志》。而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有人不忘观赏在战火中穿梭的鸟类。一位军官在战地日记中写道:“我在望远镜中看到一只金色的黄鹂。整整一个上午,我都在追踪着它,直到团长下命令让我们回到前线。”

鸟,在古代诗人眼中更多用来抒发情感,并没有从科学的角度进行辨别与认知。直到引进西方先进的科学体系之后,18世纪大批传教士将博物学传入,中国鸟种的研究才刚刚开始。中国大陆观鸟活动兴起于1996年,一些鸟类专家、新闻工作者、环保志愿者受港台、欧美观鸟活动的启发,结合中国民间环保普及教育工作,率先在北京发起观鸟活动。通过户外观鸟、鸟类调查、鸟类环志、课堂辅导、鸟类摄影展览、参加国际观鸟比赛等活动,把观鸟活动一步步引向深入,发展壮大。来自不同职业领域的人们先后接触观鸟并热爱上这一活动。观鸟到达一定阶段,真正的观鸟者往往不再以观看鸟群的壮观为目的,也不论鸟种的美丽与否,而将辨识鸟种作为其最基本的追求。不仅要看到鸟,而且要区分、辨识到具体的种类。

观鸟使我们能够主动了解生态环境和自然界的奇妙变化,掌握不同鸟类的生活习性,不知不觉中,观鸟人也成为了爱鸟人,科学地记录鸟类生态。观鸟在逐渐成为一种健康的生态旅行方式,从观鸟人的视角理解生态理念,在生态旅行中善待自然。

今天,随着数码相机的不断普及,越来越多的观鸟人加入到拍鸟的大军中,使用相机记录鸟类美丽的姿态和动人的瞬间。但拍鸟者应对待鸟类充满爱心,我们在观测和拍摄时,必须保持一定的距离,在不影响野生鸟类正常生活的前提下进行,以保护它们的生存环境,尊重鸟的生存权。鸟类是自然界中较容易为人类所接近的一类野生动物,我们在为其提供必要的生存环境的同时,也有责任和义务科学掌握其习性和繁殖规律。

文明拍鸟宣言(2012中国·北戴河国际旅游观鸟摄影大展启动仪式上通过)

◆ 做到一切以爱鸟、护鸟为前提,禁止吓鸟、惊鸟、驱鸟等不文明行为,保证鸟类的自然生存状态。

◆ 做到保护生态环境,禁止乱丢、乱采、乱砍等破坏鸟类生存环境的行为,保证鸟类的自然生存环境。

◆ 做到隐蔽拍摄,了解鸟类生活习性,不打扰鸟类日常生活,保证鸟类得到尊重。做到保密拍摄和慎重拍摄,禁止公开稀有鸟类繁殖的相关、信息,保证鸟类在繁殖期不受外界的影响。

◆ 做到及时救鸟,遇到伤鸟禁止只拍不救,保证以鸟类存活为第一目的。

◆ 做到遵纪守法,禁止用非法手段达到拍摄目的,保证拍鸟过程的合法性。

◆ 做到将观鸟、拍鸟这项业余爱好服务于鸟类保护事业,用实际行动唤起人们爱鸟、护鸟的意识,弘扬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生态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当前位置:首页 >风度时尚 > 生活
此文章提到了
MORE
鸟类相关阅读
文章相关阅读
观鸟相关阅读
大家还在看
向你推荐
今日热词
资讯
  • 资讯
  • 妆品
  • 明星
  • 影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