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衣
"在台湾电影里,我们常常能看到男女主人公凌晨出没在便利店里,吃着便当和关东煮谈情说爱,他们说自己“离开便利店生活就不能自理”。
便利店不仅仅是一种业态,更成为了一种生活方式、一种文化。
2014年7月,Today便利店进入武汉,2年间,他们完成了从0到100家的扩张,沉稳的黑搭配简单的白色、清新的绿色为主调的视觉形象,宽敞明亮的店面、楼下购物、楼上休闲的双层购物体验,让这家街边的便利店,与常规的便利店显得格外不同。他们的理念传播不仅于此,便利店开到哪,“今天叫醒你的是梦想还是闹钟?”“不要在应该吃苦的年纪选择安逸”等梦想体海报便张贴到哪,唤起了在职场或创业路上打拼的80/90后们的共鸣。
有别于传统的,使用白色亚克力招牌灯箱的传统便利店,Today不管从视觉形象,还是传播理念方面,都有着显著的不同。
“我们希望大家听到Today的时候,第一反应这不是来自哪个地域的品牌,而是贴近生活、接地气、本土化的品牌。”该品牌创始人宋迎春说。“传统便利店品牌的模式以及视觉标准,都还沿袭着旧时代的审美,跳出这个语境,我们才会有价值,这是民族品牌必须要做的事情。”
8年,跟自己较劲
2015年,Today首次打开连锁加盟窗口,当时他们的海报上写着“对不起,我们来晚了,让大家等待了7年”。
所谓连锁,大多数的做法是花力气和资金打品牌,然后收加盟费、管理费、输出、复制……用最短的时间积累资金,再从供货和利润抽成的方式继续盈利。
实际上,这样做的品牌不在少数。
但是宋迎春却不这么做,尽管这样能赚快钱,实际上,2008年创立时,他们就能够做加盟连锁了。
“为什么?”我们问。
“加盟意味着信任,每一个加盟的背后,都是一个家庭的努力,而如果不能保证足够的竞争力,足够的盈利能力,我们失去的就不止是一个品牌,还有许多个家庭、许多位加盟者的信任。”他说。
Today一直在跟自己较劲,从人力,到选品,再到货架商品的摆放、视觉、空间、温度、音乐、环境、柜台的尺度比例、服务的语言、规范、衣着……每一个细节要思考的太多了。
况且,即便同是一家店,商圈、小区、写字楼和地铁的模式又会有区别,退一步,即便是同一家店,早上、中午、下午、晚上的消费人群和需求也肯定不会相同,怎样提升服务?怎样吸引更多潜在消费群进店消费?靠的不仅仅是“守生意”。
“这些细节的问题太多,也是现在便利店普遍面临的短板,别人不愿意琢磨,我们就来琢磨。”他说,“这就是市场。”
建鲜食工厂、建物流中心、建IT系统、建立人才体系……每一样都要资金,而另一方面,便利店资金需求大,回收时间长,还要继续扩张、开新店,压力可想而知。
“有同事形容,这8年就像走在悬崖边,也看不到未来,不知道第二天公司会不会开不了门,没有一点情怀和做事情的敬畏心,早就放弃了。”宋迎春笑言。“好在,我们坚持了下来,而且比许多外资品牌盈利的周期还要快。”
一盏灯,一座城的温暖守候
你不能单纯的用“卖吃的”的地方来看Today便利店。
在Today,我们能够在“文创产品创新平台”看到本土创意人精心设计的,带有本土特色的设计品和工艺礼品。
在炎炎夏日,Today主打的霜淇淋、凉面、凉皮等鲜食“明星”,成为了许多白领的心头之好。
“针对不同的季节,我们也正在研发不同的时令小食,比如秋冬季节的烤红薯、夏季的小龙虾,还有四季皆宜的烧烤。”宋迎春说,“在夜深人静的时候,街角的亮着灯那个Today,会有热腾腾的食物等着你,每个人都会心头一暖。”
有人说,餐厅解决情感互动交流的问题,便利店解决效率问题,围绕着个人消费需求,塑造小而美的生活,实现一个个让人幸福的小确幸,做一个生活梦想家,是宋迎春和Today的愿景,也是让这个团队保持活力的基因。
在Today的运营团队里,不少核心成员放弃在北上广深优厚的薪资、安逸的生活,来到武汉加入这个创业中的团队,采访时正值早会时间,每一个部门都会为自己加油,分享今日感悟,用宋迎春的话:“人是情境产物,创业公司的氛围,用热情燃烧自己,已经成为一种工作方式。”
在Today的加盟商伙伴中,不少刚刚毕业走向社会的大学生,已经凭着自己的努力,实现了盈利,并且正在计划开第二家、第三家店,而Today也设立了专项的贷款,帮助优秀者启动项目。
有人以台湾的例子来预测便利店市场:台湾的便利店数字已经超过1.1万家,也就意味着平均2千人一家店,大陆是台湾人口的70倍,也就意味着大陆市场有至少70万家便利店的空间,几万亿的市场,这只是时间的问题。
“这是用市场的角度来看便利店,但在我们看来,便利店是浓浓的人情味。”宋迎春说。
1%,未来无限可能
渠道为王早已不是一句新鲜的口号。
街角的竞争,其实早就打响。
最后一公里,无疑是O2O市场最大的蛋糕。
从这个层面上来看,Today便利店面临的竞争不仅仅来自于7-11、全家、罗森等同行业品牌,更来自于几乎所有领域。
“对手,我们为什么是对手?谁说在Today便利店不能够买其他品牌的商品呢?”宋迎春反问。“有内部同事开玩笑说,外卖的出现,其实是便利店还不够好的原因,去楼下取和让快递员一家家送,我想,自提肯定要更节省社会资源。”
在他的视野里,最后一公里不是用快递员打通的,而是 “便利店+互联网商城+自提”。
“打个比方,一家便利店一天的人流量1000人次,特别是早餐、午餐时间,这是高频率的,而一旦将这些会员导入线上,稍稍改变他们的消费方式,采用提前预约,到店扫码自取的方式,则能够有效提升效率,试想,我们能够预约和自提早餐午餐,那么能不能买面包、蛋糕、卤菜、零食甚至小龙虾呢?完全是有可能的,一家店1000人,100家呢?500家呢?1000家呢?这个数字就非常庞大了,而且是对Today认可度相对较高的成熟客户,这就有了无限可能。”他说,“Today的商城,将成为购物的渠道,包括天猫超市都在和我们探讨,我希望未来能开放给更多的创业合伙人。”与传统便利店以服务渠道方的(B2B)模式不一样,Today不但要做好“B2B”,还会用心做好客户端的服务(B2C)。
“未来,Today便利店的线下销售利润贡献,应该只占整个项目的1%而已,大量的空间,会留给无限可能的商业模式。”宋迎春说。
心中没有对手,世间便没了对手。
8年,对于Today来说,只是个开头,自己跟自己较劲的创业思维,不会改变,用宋迎春的话来说是“不断的革自己的命,做一辈子做不完的事情,做便利店的民族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