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磊
摘要:土地问题已成为当今世界令人瞩目的重大社会经济问题。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围绕土地问题,我国也制定了基本国策,即“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所以,土地问题是关系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问题。在土地问题中,土地利用规划被公认为是必要的技术工具,可以实现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以及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土地利用;土地规划;山东省
一、 简述山东省土地资源利用现状
山东省,可以分为半岛和内陆两部分。该省位于我国东部沿海,处于黄河下游。山东半岛在黄海、渤海之间突出着,与辽东半岛隔海遥望,其内陆部分与四省即河北、河南、安徽、江苏等接壤。全省现辖15个地级市,2个地区,34个县级市,44个市辖区,61个县,2386个乡镇、 1996年末人口为 8738万人,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558人,是人多而密集的省份。全省土地总面积为15705241公顷,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1.6%。境内中部和东部为山区,西部和西北部为平原。全省土壤总面积11979519公顷,约占全省上地总面积的76.3%。农用地面积为10821749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68.90%。建设用地面积为2843965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18.11%。
二、山东土地资源利用的特点
1.土地垦殖率高。按地域分,平原地区垦殖率高,山地丘陵区垦殖率次之,黄河三角洲地区垦殖率最低。
2.农用地和耕地比例较大。在山东省已利用的土地中,农业用地的比例比较高,在所有用地中,竟达79.19%。而在农业用地中,耕地的比重又比较大,其比重占到整个农用地的71.05%。
3.土地承载较繁重。山东全省人口密度比较大,为558人/千方公里,和全国人口密度相比,是其4倍多。所以,山东省人均土地较少,只有0.18公顷,和全国相比,只有全国的五分之一。
三、山东省土地资源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山东省在土地利用中还存在着不少矛盾和问题,制约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一)耕地后备资源不足,开发难度大。后备土地资源是耕地的主要后备力量,由于这个不足,造成农业与非农业用地之间的矛盾比较突出。
(二)耕地数量锐减,耕地质量下降。近些年来,因山东全省各项建设以及山东省农业内部结构进行了调整,造成山东省耕地面积大幅减少。而且,在山东省近年来减少的耕地中,大部分是城镇周围有水浇条件,旱涝保收的高产稳产农田,而新增加的耕地熟化程度较低。
(三)土地利用率以及产出率都比较低。在山东省各类非农业建设用地中,主要是外延扩展。而这样的用地形式,常常造成用地规模过大,土地的实际利用很不充分。
(四)水土流失和土地污染较重,生态环境比较脆弱。与全国范围一样,山东省的土地污染也比较重。目前,山东省多数地区及市区已经出现土地污染,局部地区甚至已经比较严重。
五、 山东省土地规划试谈
土地利用规划,顾名思义,即指在土地空间上进行土地的合理组织的综合性措施。在土地规划中应该做好如下几点:
(一)重视耕地流失问题。尤其在新农村建设中,进行土地规划时,要把土地利用是否合理、耕地是否得到保护作为衡量新农村建设成效的主要指标。为实现这个目标,在新农村建设中进行土地利用规划时,首先要做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还要做好各种专项规划。通过科学合理的规划,使土地得到合理利用。在土地规划中,还要注意压缩非生产用地,同时,要积极扩展并合理布局各类生产用地。在布局中,要特别注意保护好耕地。保护耕地的同时,要积极调整种植结构,实现经济效益的不断提高。
(二)建立规划许可制度。实行用途管制,各类土地要按规划利用。落实管制措施,要严格控制农用地,对于耕地转为建设用地更要特别注意。对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非农建设项目发土地规划许可证,作为准予用地的法律凭证。严格审批,凡不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建设项目,不予许可。
(三)强化对建设用地的规划和管理。在土地规划中,对建设项目用地要特别加以注意。建设用地要进行预审,其根据是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以及相关的专项规划。建设用地进行审批时,要根据规划的审批意见,对建设项目的用地规模、布局以及占补措施、还有用地计划指标进行严格审查。经规划许可并定额审核批准的用地项目,予以公告,发挥社会监督作用。
(四)发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龙头作用。进行土地规划时,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开展城市规划、村镇规划建设用地规模和范围的审核。在审核中,如果发现实际用地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要求不一致,应及时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范围内确定规模和范围内审批用地。
(五)制定政策和措施,大力推进土地开发复垦和土地整理工作
土地开发复垦和土地整理是一项社会性系统工程,是长期性的事业。在进行土地开发复垦时,除了根据自然、社会、经济的差异,对不同条件进行区别,对土地开发、复垦、整理的方式、范围和深度进行统筹安排之外,还应因地制宜地制定年度计划。除了对土地开发整理前后对农地质量的评价、权属确认以及土地的调整、重划工作要认真做好之外,还要保证其有计划、有序地开展,以保持农村社会、经济的稳定。另外,还要尊重原有的产权关系,按市场经济规律协调各方面的关系。
(六)新农村建设要积极树立新思维,创造新模式。
新农村建设是土地规划的一个重点。在新农村建设中,首先要大幅度减少村庄占地。为实现这个目标,要树立新思维,并积极创造新模式,如现在大多数农民已经不再在院子里养猪、养鸡、种菜和堆放柴禾,首先改变传统建设用地模式,即独栋房屋加封闭大院的模式,依据院子功能的新变化,压缩院落面积,节约土地。其次,提倡修建公共绿地和健身、娱乐场所,当然在不断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的前提下。进行这样的建设时,可缩小院落面积,修建连栋平房或楼房。绿地、广场宽阔,农户之间会更加开放,也会更多交流。这样的新型农村社区,在土地规划中会实现土地的集约使用。为把这个模式变为现实,政府应发挥作用,为建设新型农村社区做出规划,设计出既实用、节能、环保,又经济、美观、省地的新住宅。
参考文献:
[1] 吴燕辉.基于GIS和土地利用规划的土地适宜性评价.华中师范大学.2008.05.01
[2] 李旺君.基于“反规划”理念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研究.南京农业大学.2009年
[3] 郭列侠.城乡结合区土地持续利用的景观生态规划.徐州工程学院学报.2007.10期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