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士将
【摘要】 图像时代中的图像以数量上的优势和其所蕴含的文化内涵使得图像逐步成为最重要的文化形态。在图像时代的文化语境中,受到后现代文化思潮、网络等新型传播媒介以及消费社会生产模式等影响,文学的审美空间得以重建,在文学审美空间的形态、层次、心理距离和体验方式等方面呈现出了新的转变。文学审美空间的这种转变对审美价值的多样性和认知世界的方式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关键词】 图像时代;文学;审美空间
[中图分类号]J01 [文献标识码]A
一、图像时代的文化内涵与文学审美空间的重建
图像是与世界具有相同时空结构的组合体,作为表现世界的重要方式,图像自始至终都与人类精神、w社会发展密切相关。图像本身作为文化形态的代表形式,其表现性和象征性的特征反映了图像本身所具有的形象性和指示性的特点,同时也突出了图像所具有的文化内涵。图像的表现性依附于图像的形式之上,这种表现性在不同的社会历史语境、文化氛围和传播方式下呈现出不同的表现风格。图像本身在发展过程中会形成某种固定的含义,在各种表现方式的背后是图像所具有的象征性。图像的表现性和象征性是其最主要的特征,它们在图像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各自占据着不同的位置,组合成图像复杂的表现形式和文化内涵。
随着时代的发展,图像在世界中的位置越来也重要,世界逐渐进入到图像时代。马丁·海德格尔在《世界图像时代》中写道:“从本质上看来,世界图像并非意指一幅关于世界的图像,而是指世界被把握为图像了。……世界图像并非从一个以前的中世纪的世界图像演变为一个现代的世界图像;毋宁说,根本上世界成为图像,这样一回事标志着现代之本质。”[1]899世界被把握为“图像”,揭示了图像时代的重要特征,即图像包含了表现性和象征性。图像作为世界存在方式的重要表现,自古以来就与人类的精神世界和物质世界息息相关。但是建立在电子媒介和网络媒介等新型传播方式上的图像时代充斥了大量的图像信息,人的视觉有意无意地被图像所占据。图像成为人们认知世界、感知世界的最重要途径,人们对图像的依赖超过了以往任何时代,图像对社会形成数量上的占据,世界成为无数细小图像构成的巨幅图像。
但是,图像时代的到来并不仅仅是图像在数量上的占据,更主要的是图像时代的文化形态发生了转变,图像正逐步取代语言文字而成为社会文化表征的主要方式。正如周宪在讨论视觉文化时指出的,视觉文化研究就是要关注“视觉经验的社会建构”。图像时代关注的不仅仅是图像本身,还关注图像背后的各种权力、欲望和意识形态的交织与作用,关注着背后有哪些无形的手操控着图像的形式与内容,与此同时的还有观看者的观看行为和方式以及图像时代整体的审美原则。因此,图像时代的到来是形式上的巨幅图像和图像背后的社会文化表征方式的转变。
随着图像时代的到来,图像这一文化形态成为文化表征的重要载体,图像的视觉性和空间性文化意义的建构过程也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20世纪70年代,法国的列斐伏尔出版了《空间的生产》一书,在该书中,他对空间实践、空间表征以及表征空间分别进行了界定和表述,在此基础之上他强调了社会实践空间性以及文化意义表征层面上的空间。同时期的福柯也对空间问题进行了探讨,福柯指出:“我们时代的焦虑与空间有着根本的关系,比之与时间的关系更甚。时间对我们而言,可能只是许多个元素散布在空间中的不同分配运作之一。”[2]18在图像时代的整体文化语境下,空间维度与空间问题得到重视,形成了思想范式转型上的“空间转向”。
而对于文学时间与空间的思考与重建则要追溯到莱辛。自莱辛提出“时间上的先后承续属于诗人的领域,而空间则属于画家的领域”,文学与绘画则成为了时间艺术和空间艺术的代表形式。实际上,文学是时间空间维度交织的综合体,但在这个观点的影响之下,文学空间性一直存在于文学之中,文学研究一直注重文学史的演替、叙事时间的发展、情节的演进,却忽视了文学文本之中的空间性。直到20世纪中期弗兰克在《现代文学中的空间形式》明确提出了文学空间,文学的空间性才逐步浮出水面。
在空间转向的转型下,文学审美空间性重现在视野之中,甚至图像时代的整体社会语境中。由于图像的视觉性与时代性的特征,再加之技术层面的操控,图像的审美内涵和文化表征在时代中凸显出来,使得美学原则和审美体验也随之发生了转变,因此在审美空间层面,文学的审美空间与以往的空间性具有了新的特征。
二、图像时代文学审美空间的转变方式
文学审美空间是区别于现实物理空间的在审美意义上建构的空间,它是充满想象性的空间创造,是虚实相生的空间,既是现实空间的映照与生成,又是精神空间的探索与延展。文学审美空间表现的是现实与精神的空间立体形态。在图像时代的文化背景下,文学的审美空间发生了如下的转变:
(一)审美空间形态的转变
宇宙世界浩瀚无垠,人类的精神世界深不可测。与宇宙相比渺小的人类却通过文学这种艺术方式来追寻人生终极的人文关怀和宇宙间的永恒存在。传统的文学审美空间追求的这种空间意蕴的永恒性,是通过时间性的艺术和空间性的艺术相互的融合而得到的,这种永恒性的审美空间反映了人类精神结构之中某种价值追求。当然传统的文学审美空间对于时间和空间的张力进行了扩展,这种扩展与整体的文化语境和社会氛围是相关联的。传统的文学艺术在自身所具有的内在审美要求下追寻现实与想象的特定的文化空间,这种文学审美空间的建构指向是永恒性的空间,通过文字的空间表现出现实空间和精神空间的内容。
但是在图像时代,文学审美空间的这种永恒性形态却慢慢让步于瞬间性形态。具体来说,在现代社会,速度已经成为这个时代的重要标志。“过快的速度不仅在知觉层面上消弱了我们与周围空间的那种亲近关系,而且在社会生活层面上,也使得人的自身物质化了。”[3]368这种速度过快的社会形态需要与之相适应的艺术形式和传播方式。复制的影像与电子媒介正好提供了这种可能性,与现代社会的形态相吻合。现代的传播方式和复制的影像最大的特点就是瞬时性,这种瞬时性实际上是另一种空间性的表现。与之相对应,文学在影像化的语言文字的表述下,所传递出来的审美空间与传统的审美空间也发生了变化,它偏重于对瞬间性的把握,以瞬间性的图像感知来把握整体性的内涵。并且当下许多文学作品都关注碎片化的情感与生活,这些变化都凸显了文学审美空间的转变,这种转变表面上是文学自身内部的某种变通,但追根究底实际上还是受到碎片性、影像性和图像性的影响,与整个社会偏爱的感性直观、追求快感的美学原则存在着某种程度上的联系。
(二)审美空间层次的转变
文学内部是多层次复杂的综合系统,包含着诸多层面的内容,在其内部构成中既包括时间序列层面,也包括空间建构层面;既包括审美层面,也包括文化层面;包括理性层面,也包括情感层面等等。这些不同的层面构筑成文学内部丰富的空间,同样,在文学审美空间方面,也包含着不同层面的形态。文学审美空间层次转变是随着社会文化形态转变而发生的历史动态化变化过程。在图像时代,文学审美空间的层次开始由深层建构逐步向浅层建构转变。
文学是情感的艺术,是反映人类精神世界的艺术。在文本构筑的审美空间中,文学艺术通过对文学作品中故事和人物的表现,阐释出人类的精神状态和生存状态,对自身内在进行本质上的探寻与追问,这种探寻和追问是主体意义上的自我认识,在不同的社会制度和文化背景之下来发现现象背后的本质。文学上的这种审美空间层次是深度纵向的,通过语言文字的能指和所指充分调动读者的思维,语言文字所包含的深层意蕴通过思考逐步生成出来。这种深度纵向的文学审美空间带给人们的是抽象的、审美的、想象的空间表现,但同样需要投入深层的情感与思考,这是语言文字的魅力。文学审美空间对社会、现实、人生的构建并非是单纯意义上的复制描摹,而是通过运用了表征、象征、隐喻等不同的方式重新赋予现实以审美意义上的空间重构,这种审美空间是从深层来表现出人类的生存状态和精神状态的。如果说文学审美空间的最终指向是永恒性的空间形态,那么在通向文学审美空间这永恒形态的过程则是逐步深入,不断向内建构生成的。
在图像时代,图像的表现方式,解除了语言文字的权威性,通过图像的清晰性、简单性和浅层次性代替了语言文字的抽象性、所指性与逻辑性,图像时代的这种文化表征方式的转变形成了多重视角,多元化、浅层次、多重话语系统成为了图像时代突出的文化表现。在文学审美空间的内部构成中,受到图像时代多元化和直观化的表现,文学内部审美空间出现了浅层次化的影响,文学审美空间在构筑宏大叙事的同时也开始关注日常生活,将感知的触角深入到平常生活和平常人物中,描绘出日常的生活状态。这种对日常生活关注也延伸到了美学层面,引发了日常生活审美化的讨论。“日常生活的审美化以及审美活动日常生活化深刻地导致了文学艺术以及整个文化领域的生产、传播、消费方式的变化,乃至改变了有关‘文学、‘艺术的定义。”[4]166因此,在图像时代的整体氛围之中,在大众文化的影响下,文学审美空间内部层次也逐步向浅层次转换。
(三)审美空间心理距离的转变
英国心理学家爱德华·布洛在题为《作为艺术因素与审美原则的“心理距离说”》的文章中提出了“审美距离”说。这种审美距离说主要是指审美心理距离,就是指在审美活动中,主体与对象之间的距离关系。本文所探讨的审美空间心理距离是指文学中创造出来的审美空间与审美主体心理之间保持的距离关系,距离的远近决定了主体对于欣赏理解文学审美空间所表现出的心理状态。但是这种对空间感知的心理距离不可太远,亦不可太近,正如朱光潜先生所说:“‘距离的矛盾安排妥当,‘距离太远,结果是不可了解;‘距离太近,结果又不免让实用的动机压倒美感。‘不即不离是艺术的一个最好的理想。”[5]25这种审美距离保持在一个恰当的位置比较合适。
主体内在的心理与文学作品中的审美空间之间的距离看似是静止的关系,实际上,它是两者之间互动交流的过程。这种距离把握一方面需要“审美静观”,跳跃出工具理性的束缚,保持非功利的欣赏状态;但另一方面,这种“审美静观”又无法完全脱离人们的情感经验。因此,这种距离的把握是在不断地调整适合过程中确立的,是主体个人审美自主性的表现。
传统的文学审美空间在语言文字时间序列排列的遮蔽下,注重故事情节发展的演变,或者是深层意境的表现,空间表现的直观感较弱,正如苏珊·朗格指出的:“诗歌意象根本不同于绘画意象……它可以说明非视觉艺术——无论是语言描写,还是其他让人产生美感的设色置彩之画面的替代物——真正艺术的特点。”[6]58-59这就是说,虽然文学中意象也具有形象性,但是这种形象性是为了营造出诗歌的意境,是文学审美空间的内在化表现。因此,作为主体与文学审美空间的心理距离需要通过“审美静观”才能认真仔细体会其中的内涵。
但是在图像时代,文学审美空间与主体心理之间的距离却发生了悄然的变化。图像时代,受到影像的影响,视觉的作用超越其他感官,文学审美空间本身在形态上也发生了变化。“由于影像被视同于被摄物,所以面对影像的审美,既是对‘有意味形式的欣赏,同样也是对对象真实性的把握。这是一种减弱甚至消弭了审美距离的审美,是一种带有现实功利性和象征性占有欲的审美。”[7]33虽然在文字影像化的影响下,文学审美空间性得到了增强,但这种审美空间性开始从高远向平实转变,这种转变对审美距离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有图像趋势的文学审美空间与主体的距离突破了“不即不离”的适中位置,这种距离的缩短使得主体对文学审美空间的欣赏在某种程度上趋于功利性、实用性、消费性的审美方式,这种审美方式会落入到现实生活的功用性之中。
(四)审美空间体验的转变
文学审美空间的转变还表现在审美空间体验的转变上。审美空间的体验是文学审美空间接受方面最直接的表现。审美空间体验的转变就是在对审美对象空间性的感知和体验上呈现出与以往不同的体验方式和审美效果,这种对文学审美空间体验的转变也体现出了图像时代新的价值追求和美学原则。具体来说,图像时代文学审美空间性在体验方式的转变表现在从诗性的体验方式转向视性的体验方式,视性体验即是通过视觉对审美对象的空间性进行感知。
相对于图像时代,之前对文学审美空间的体验是诗性体验方式,文学的审美空间的这种诗性体验是建立在文学审美空间的营造方式上。邓伟龙在《中国古代诗学的空间问题研究》中认为中国古代意境这一古代诗学核心范畴意境可以说成是“‘意的空间或‘由意形成的空间或空间性”。意境作为中国古代文学空间性的具体表现方式体现了文学审美空间的重要特征。由此可见,理解文学审美空间的方式多是诗性体验,诗性体验即通过悟的方式去体验文学审美的空间性,因为传统文学借助于语言文字创造出的空间具有创造性和想象性,而读者需要通过静观和感悟的途径来体会文学语言所营造的“象外之象,景外之景,味外之味”。
而在图像时代,借助于新媒体网络等新兴传播平台,文学本身的语言在某种程度上出现了图像化、视觉化和交互化等倾向。文学的语言表达功能增强,追求视觉快感,图像空间性明显,影像符号泛滥。在图像时代,文学审美空间性本身也与之前的形态表现不同,图像时代文学审美空间性的体验方式也呈现出视觉化转向,即通过视觉来体验文学审美空间。具体来说,这种视性体验本身对审美对象的空间就存在视觉上的互通,通过对形象化的语言剖析出文学的审美空间,它不同于诗性体验的感性沉思方式,它凭借快速直观的方式构筑出对文学艺术和美学的感知。这种视性体验也伴随着欲望化倾向。图像时代在消费社会的背景下,产生了新兴的社会群体,他们遵循着新型的审美理念,使得文学也成为了消费文化。在消费文化中,消费的对象是图像,不再是具体的实用价值,这种消费本身就具有视觉性因素。在审美体验的过程中,文学中内在空间的审美性在不断削弱,欲望性在不断膨胀,文学空间的体验成为消费文化中欲望宣泄的出口。另外在图像时代,社会的多元化产生了艺术的多元化,同样,多元化的审美理念在相互碰撞,文学审美空间体验的视觉性体验拓展了传统的感悟体验方式,成为图像时代文学审美空间体验的重要方式。
三、文学审美空间转变的成因
(一)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发展
后现代主义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在80年代达到鼎盛。后现代主义既是对现代主义的继承,又是对现代主义的反叛,它对后工业社会所带来的结果进行了认真的思考,认为资本主义科技和理性快速的发展导致了人的异化,人的生存状态更加恶化。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的中心就是打破规则和理性,提倡世界的多元化。其思想基本上是对世界充满怀疑、否定,并且对其进行解构。后现代主义在产生之后就风靡了整个世界,特别是随着网络的发展,后现代主义凭借着网络这个平台更是扩大了它的影响力。第一,在图像时代,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消解了文学的理性和深度,追求图像的感性和直观。后现代主义理论家杰姆逊认为对深度的消解和解构是后现代主义的重要特征,削平深度就是:“消除现象与本质、表层与深层、真实与非真实,所指与能指之间的对立,从本质走向现象,从深层走向表层,从真实走向非真实,从能治走向所指。这实际上是从真理走向本文,从为什么写走向知识不断地写,从思想走向表述,从意义的追寻走向本文的不断代替翻新。”[8]27后现代主义所表现出的削平深度的重要特征正好可以在图像中得以完美的体现。尼古拉斯·米尔佐夫在《视觉文化导论》中写到:“大多数后现代理论家都赞同,后现代的区别特征之一是图像的支配性。”[9]10图像与生俱来的直观性使它成为后现代主义很好的宣传工具和文化载体,后现代主义在图像中可以很全面地阐释自己的观点。后现代主义这种对深度和理性的消解在文学审美空间方面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使得文学审美空间层次由深层建构转向了浅层建构。第二,后现代主义的文化立场是大众文化的立场。后现代主义消除了界限,是在破除理性主义、等级主义和精英主义的过程中建立起来的文化思潮。这种文化思潮与大众文化在关注对象、审美方式和文化立场等方面都具有相似性,大众文化以其娱乐性、大众性和日常性等突出特征呈现出与以往文化范式不同的审美品位,实际上大众文化在与后现代主义思潮两者之间是相互印证、相互支撑的。后现代主义的这种大众文化的立场使得文学审美空间也发生了变化,文学审美空间不仅依据文学的意境建构作品内在的空间性,也开始追逐商业上的视觉性,因此文学的审美空间建构在后现代大众文化的影响下必定会发生变化。
(二)网络新媒介的出现
图像时代最显著的一个特点就是随着科技的发展,网络的出现,以往的传播媒介开始发生变化,新型的电子媒介开始崭露头角。随着网络媒介的发展,人们获得信息和知识的途径呈现出一种多元化的倾向。这种多元化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它开创了一个新的世界。波斯特曾写道:“在诸如电脑这样的表征性机器中,界面的问题尤为突出。因为人/机分野的每一边如今都开始具有自身的现实存在;监视器屏幕的这一边是牛顿式的物理空间,而那一边则是赛博空间(cyberspace)。高品质的界面容许人们毫无痕迹地穿梭于两个世界,因此有助于促成这两个世界差异的消失,同时也改变了这两个世界之间的联系类型。界面是人类与机器之间进行协商的敏感的边界区域,同时也是一套新型的人/机新关系的枢纽。”[10]18
电脑的发明和网络的出现成为了新的传播媒介,而这些传播媒介的产生改变了人与世界的关系,网络对世界进行了虚拟,真实世界和网络世界形成两个相似又不同的“对岸世界”。现在的人则在这两个世界之中生存,呈现出多线性的生存状态。同时,传播媒介也改变了时间和空间的关系。网络的出现使得时间和空间的依互性变弱,空间的独立性增强,从时间性的控制中独立出来。电子和网络等传播媒介从中介工具性质开始转换,成为具有一定决定性和改变性的工具模式。图像时代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传播媒介的转变形成的,超强的复制和快速的传播使得图像在网络时代取代文字成为统治性的文化形态。新型的传播媒介以影像化素材为向导,形成图像化的表述方式,这种传播方式对文学作品的创作和传播方式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文学作品在创作和表现方式上也出现了一定的图像化倾向,并且通过网络媒介形成了新的文学载体,网络文学也表现出自己独特的文学魅力。在这种网络新型媒介快速化、图像化的影响下,文学在创作过程中也存在着追求感官、直接、快速的审美体验,创作出符合图像时代和网络媒介审美趣味的作品。文学作品的内在审美空间自然也表现出这种追逐瞬间感、图像感的建构方式。
(三)消费社会的兴起
消费社会是在现代性影响下产生的不同于传统社会的一种新型社会形态。传统的社会是以生产为中心的,消费社会是以消费为中心的,消费者成为社会的主导力量,这种消费不是单个个体的消费,而是普遍的大众消费。消费社会的组织原则、交换体系和文化建构都以消费为核心理念。总体而言,在消费社会中,社会的价值理念就是从消费出发,其延伸的一切经济文化都从属于消费这一范围。根据鲍德里亚的理论,生活在消费社会中的人被商品、服务、消费这些“物”所包围,人变成了“官能性动物”。人类在社会中生产出来的物应该为人服务,但在消费社会中,人却被自己所产生的物所束缚,消费社会中所讨论的正是在被物包围下的人异化的生存状态。另外,消费社会打开了日常生活的边界,消费、娱乐和休闲不再是社会边缘生活方式,而是跃居社会生活的主流地位,消费成为了自我构建自身价值和社会满足感的重要途径,金钱消费、物质生活成为人们追求的目标。内心的欲望在消费社会中也被不断地放大,在物质的外化作用下人们不断追求感官刺激来满足内心的欲望。
消费社会与图像时代息息相关,图像本身所具有的特点与消费社会内在的需求是相互呼应的,再加上现代社会先进的科学技术和传播方式,三者形成有机统一的整体,相互衔接,相互制约。消费社会以消费活动为社会主导活动,人们由传统的生产者转变为消费者,在自我身份构建的过程中,重视消费与商品的价值,消费社会所追求的快感文化与图像所具有的直观表现性相关联,消费的行为受到图像或形象的影响。例如在消费社会对商品的外观越来越重视,这些都与图像时代图像的数量和其文化表征意义紧密相连。“视觉文学在消费社会中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其复杂的、强有力的象征功能和符号表意功能……传统的消耗物品的使用价值的消费行为,在当代消费社会中有所变化,那就是消费越来越趋向于交换价值和象征价值的消费,是一种意义的生产和交往,或者更加准确地说,消费行为或消费过程本身就是一种视觉化的表意实践。”[11]103-105周宪通过视觉图像的象征表意功能来阐释消费社会的意义流通。实际上,图像的文化表征与消费社会所追求的象征价值与交换价值都具有内在一致性。
当今社会是不同于传统社会的消费社会,在这种新型的社会形态之下,时空关系发生了转变,时空发生了分离。鲍德里亚认为,消费社会是建立在商品的符号交换基础上的,这种符号交换建构了虚拟的交换世界,空间不再意味着真实的地理环境,空间从时间的背后独立出来,成为消费社会中流动的空间。另外在消费理念的波及之下,图像的多元化符号系统较语言文字能够传递出更为丰富的内容,更为适合消费社会的特性,文学艺术和审美方式也会必然受到其影响,“在消费社会中,艺术生产的价值取向倾向于艺术活动被简化为审美——娱乐形象的生产和消费活动。” [12]在消费社会的影响下,通过形象化的表现、空间的虚指以及符号的交换,文学的审美空间也会发生转变,这种转变是建立在整体的社会文化的链条之中的。
四、文学审美空间转变的影响
(一)审美价值多样性
在图像时代,由于图像的空间性以及社会空间性的强调,使得文学审美空间在文学时间性的遮蔽之中重现,这种空间性的重现以及审美理念的转变使得文学审美价值呈现出多样性的变化。审美价值和文化意义在图像时代成为文学共有的重要维度。
传统的文学审美空间是隐性的,审美是通过文学对时间性的表述方式进行的总结与体验,这种隐性的空间处于被动的位置。就文学本身来说,在文学审美中,这种空间性的立体感、形象的直观性都隐藏在叙事的时间结构之中,即使叙事过程中营造出的地理空间、叙事空间和想象空间也被认为是叙事时间顺序的变化所产生的结果。另外,就整体的审美价值而言,由于传播方式有限,审美自身的属性使得传统的审美价值整体是非功利的、精英化的审美倾向,这种审美价值的受众面较为单一,审美价值取向也较为平面。
在图像时代,受到消费社会的消费原则的影响,审美不仅仅属于精英阶段,审美开始面向大众,面向现实群体,关注当下社会的文化事实和日常生活的美学形态。空间的社会性的重建开启了思想领域的空间转向,空间性的结构构成为现代社会提供了有力的结构支撑,传统的时空序列被先进的科学技术在慢慢消解,新型的时空分离的理念与社会的发展倾向具有内在的相似形,对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那么同样,文学审美空间的重建,对于审美价值的多元化也具有重要的意义。审美价值的多元化在于肯定各种审美价值的意义,审美价值不仅包括高雅的审美享受,还有现代社会大众的审美感受。在图像时代、消费社会的背景下,文学审美空间并不仅仅局限在纯文学之中,商业性的文学中也包括文学的审美空间,要发现其内在的审美价值,不能因其具有商业性而一味否定。“只要我们还承认广大读者的需求作为时代文化心理素质的基本表现有其合理性和必然性,那就不应对此妄加指责和否定;只要我们还承认广大读者的趣味和水准也总是在不断进步和提高的,那我们也就必须承认,文艺作品的商品性特征恰恰是对文艺的内容和形式应以大众为标尺的一种约束和规范,它并不意味着思想性和艺术性的丧失,而是对其特定的要求。”[13]9实际上,对各种形态的肯定和包容也是图像时代审美价值的多元化的表现之一。
(二)认识世界的方式
文学审美空间的转变在图像的影响下,从时间和空间两重维度重新审视世界存在的方式,返回到了人类最初认识世界的图示之中,肯定了视觉认知的方式,这在某种程度上超越了语言文字的局限,具有了直观和抽象多种思维方式,对世界的体认也更为明确和清晰。
通过文学审美空间的这种转变进行延伸,空间这个维度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变得越来越重要。同样,在世界不断变化的过程中,空间也在不停地发生变化,“后现代社会和全球化时代的到来,空间的概念由单纯的、物质的、自然的、静态的、清晰严格的术语,逐渐走向了复杂的、多元的、精神情感的、社会的、动态的、边界模糊的综合性概念。”[3]83空间概念的转变突出了空间形态和空间内容以及空间意义的转变,这种变化对世界的存在方式以及人们认识世界的方式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新型的时空观开始出现,这种时空观是处于分离的时空观,空间可以与时间分离,在真假之中成为符号的文化表征。
自古以来,视觉和图像就是人类认识世界的的重要方式,但在语言文字逻辑性和理性的强调之下,视觉被认为是感性的、直观的、浅层次的认识方式。但随着对视觉研究的深入,视觉所具有的理性组织功能也逐渐被人们发现,视觉在认识世界的方式上也逐步被人们认可和加以运用,再加上图像时代中视觉和图像具有的文化表征意义,人们认识和体验世界的方式确实发生了转变。
在图像时代,受到消费社会、传播方式以及后现代等因素的影响,人们的思想范式发生了“空间转向”,人们对世界和社会的认知方式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定会在文学艺术的表达方式和表现内容上留下痕迹,文学审美空间的转变正是这种痕迹之一。
参考文献:
[1]海德格尔.海德格尔选集[M].孙周兴,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6.
[2]包亚明.后现代性与地理学的政治[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
[3]陶东风,周宪.文化研究第10辑[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4]陶东风.日常生活审美化与文化研究的兴起——兼论文艺学学科反思[J].浙江社会科学,2002(1).
[5]朱光潜.文艺心理学[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6.
[6]苏珊·朗格.情感与形式[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
[7]高字民.从影像到拟象——图像时代视觉审美范式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8]王岳川,尚水.后现代主义文化与美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
[9]尼古拉斯·米尔佐夫.视觉文化导论[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
[10]马克·波斯特.第二媒介时代[M].范静哗,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
[11]周宪.视觉文化转向[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12]陈华明.消费社会中的艺术生产与大众文学[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4(10).
[13]李益荪.论“艺术生产”主体的特征[J].当代文坛,2000(1).